文化巡演绽新花 秋月梨香富农家:招远夏甸共富“大图景”绘就群众“小确幸”

金都招远 2025-02-25 10:17

  新春佳节余韵未消,夏甸镇又添一抹“文化红”。近日,招远夏甸镇曹孟村“芳甸欢腾 多彩夏甸”百姓文化大舞台新成立的曹孟村“梨花香演艺苑”先后走进夏甸镇山榛沟村和毕郭镇西秦家村分别开展了“文艺进万家 惠民暖人心”为主题的公益演出活动,给村民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梨花香演艺苑到毕郭巡演现场

  本次公益演出活动,充分展现夏甸村民积极向上的文化风貌,群众自发组织新成立的演艺苑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接地气的文化作品,积极向村民倡树移风易俗新风尚、宣传夏甸镇近年来产业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新变化,寓教于乐之中丰富了乡村群众精神世界。

  “芳甸欢腾 多彩夏甸”百姓文化大舞台表演现场

  表演现场,《小姑贤》《马大保喝醉了酒》等经典吕剧选段,让老戏迷过足戏瘾;创新编排“三句半”《盘点》《说说俺村新变化》等节目,以接地气的乡音乡韵、鲜活生动的故事情节,将夏甸“甜蜜谷”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新变化、乡风文明新风貌、全域环境提升工程、道德榜样新事迹等融入作品。夏甸山榛沟村村干部激动地说:“这样的演出太棒了,不但让老百姓改陋习学榜样,更让我们村党员干部学习了基层整治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希望以后曹孟村这样的巡演活动能多搞点!”

  夏甸“甜蜜谷”乡村振兴示范区

  夏甸镇曹孟村宽敞整洁街道

  近年来,夏甸镇坚持“强农、惠农、富农”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曹孟党建融合发展区引领作用,在“甜蜜谷”乡村振兴示范区内开展“以节点打造引领全域环境提升”工程,探索实施“和美村庄十百千”工程,加快示范区内村庄旧貌换新颜,以好家风促好村风,打造乡风文明、功能完善的夏甸镇“甜蜜谷”乡村振兴示范区。

  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大力叫响“享甜夏甸”品牌

  示范片以优质高效农业为主导产业,坚持三产融合发展,依托曹孟人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形成以曹孟秋月梨、臧家草莓和阳光玫瑰葡萄为代表的沿大沽河高端水果产业带,以下庄灵雀山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循环农业企业,以曹孟秋月梨采摘、臧家草莓采摘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以四海薯业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以“享甜夏甸”品牌为引领,建设“夏甸甜蜜谷乡村振兴示范片”,规划实施“一心一带两园三区”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曹孟秋月梨、臧家草莓、福满地高端苹果、丰明阳光玫瑰、银山后蜜薯等5大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获得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1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认证、1个“山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规划建设隆达果品仓储转运中心等农业产业项目,构建起“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仓储物流+农业劳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示范园区,示范片年可实现产值约8000万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4000元。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农产品—曹孟“秋月梨”

  聚焦“和美村庄”建设

  全力打造“良好社风”形象

  全面提升村庄“硬实力”。坚持“强农、惠农、富农”发展思路,开展“以节点打造引领全域环境提升”工程,探索实施“和美村庄十百千”工程,加快示范区内村庄旧貌换新颜。倡树区域内“精神内核”。创新举办“梨花文化节”,新建百姓文化活动大舞台,持续开展“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芳甸欢腾 多彩夏甸”百姓文化大舞台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充分挖掘示范区内积极向上的凡人轶事,以文化引领思想,深化道德建设、推进文明实践,积极打造“人民共情、时代同频”的文化品牌。调动群众参与热情。2024年新建曹孟“芳甸欢腾 多彩夏甸”百姓文化大舞台,村干部带动周边村100余名农村妇女和文艺骨干,成立“梨花香演艺苑”。充分发挥群众创作热情,自编自导自演了舞蹈、妙趣横生的“三句半”以及经典的吕剧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艺作品,组织近10余场文化活动演出,并受邀到周边村庄包括外乡镇村庄进行巡回公益演出活动。

  夏甸“甜蜜谷”乡村振兴示范区—大沽河沿岸高端水果产业带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业促文、以文促业,在美化人居环境上做加法,以文化发掘美丽、魅力和生产力,是夏甸镇正在探索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结合村域目前发展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配置资源,示范区带动区块发展,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内涵,不仅完善了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更激活了村民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通过网络让曹孟村的“梨花香”走出大沽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夏甸镇将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农村故事,传递正能量,在夏甸这片沃土上书写“甜蜜密码”,让乡村文化的力量迸涌而出、澎湃向前,让乡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双向奔赴。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