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书房便是一方天地,虽不曾远游但咫尺之内可获得千里之想”,在社区书院感受文字之美、阅读之乐;在健身活动室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在非遗体验室剪纸、草编……这些都是文昌路街道文泉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文韵红心 同建共享——筑牢文化根基,打造多元共享空间
文泉社区紧紧依托党建引领,统筹辖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城市书房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资源,开设“社区书院+”共享空间,成功将家门口的活动室升级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书院,书院总面积达600余平米,内藏涵盖党史、文学、哲学、科普等诸多领域书籍共计2000余册,满足了不同居民的阅读喜好。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读书爱好者热情高涨,自发组织绘本分享、读书沙龙等活动30余场次,居民们从以往的唠家常、玩棋牌,逐渐转向沉浸阅读、汲取知识,真正做到文化润心。

为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教育需求,社区对各类文化空间进行改造升级,扩展利用面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配设文化设施。暖心驿站、“四点半课堂”、“颐家睦邻”工作室等相继落成,一系列红色经典诵读、美育课堂、一见“青”心、幸福集市等60余场活动精彩纷呈。
延伸文化服务触角,通过文化功能室错峰使用,精心打造文化超市、“泉心”加油站、青年夜校、老年学堂;通过图书馆送书下乡活动,把流动图书车开进小区;组织辖区文艺团队艺术骨干常态化开展“文艺巡演进小区”活动,让文化活动在“房前屋后、街角巷口”全面开花。


同频聚力 泉润万家——汇聚多方力量,激活社区发展动能
社区以党建联建为核心,持续挖掘“能人帮”“达人团”,吸纳文学爱好者、书法达人、手工艺人,建立文化人才库,凝聚志愿服务人才,成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每月开展“微心愿”圆梦活动,精准对接居民文化需求,面向居民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确保文化建设贴合民意,稳步前行。挖掘志愿力量,借助“志愿山东”数字平台,采用“点单-派单”模式,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医疗保健、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社区注册志愿者达1700余人,活动受益居民1万余人次,全年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0万余小时。


巧用社会公益力量,定期开展义诊活动20余次。携手云峰救援队、渤海救援等公益组织开展假期安全教育、环保公益课堂、防灾减灾宣传活动180余场,惠及居民2000余人,享受文化供给、暖心服务的同时,也让文化社区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特色出圈 一路生花——培育特色品牌,绽放社区文明之花

以文化赋能社区基层治理,以接地气、入民心的文体活动为依托,彰显特色、凝聚力量、打造和谐文化社区的响亮品牌。“皓首丹心”工作室,在化解纠纷、促进自治、精准服务、互助互爱等方面用心用情,营造“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每月组织“五老志愿者”清理老旧小区卫生,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开展“红色党课”、“小禾苗”成长护航、“长者学堂”等活动50余次,为社区治理汇聚银发力量,释放银发活力。

花样带娃,发布“共享爷爷奶奶”品牌形象,年轻人有事外出,孩子可以由“共享爷爷奶奶”看护,代接上下学;“青鸟”大学生为辖区儿童精心打造寓教于乐的精品课程,开展“童心守护,爱心托管”公益活动30余次,让孩子们假期有了“好去处;“文明微美化,家园换新颜”以微家园改造搭建居民自治平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文化吸引力提升社区凝聚力。



展望未来,文昌路街道将继续沿着文化繁荣之路砥砺前行,深挖文化社区建设潜力,让文化书院绽放光芒,让“文韵红心·泉润万家”文化品牌深深扎根,持续为居民幸福生活添彩,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