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海绵城市五大集中示范展示片区建设有序推进

烟台住建 2025-02-24 08:43

  2022年6月,烟台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市上下抢抓机遇,统筹实施市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体系和雨水“收、调、涵、蓄、用”等设施项目建设,强化城区内涝风险预警,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排水防涝系统韧性得以明显提升,为全国全省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经验”。

  一、强化顶层设计。修编《烟台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印发《烟台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4)》等10余项政策文件,明确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技术路径。完成《烟台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立法,为规范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二、严格项目管控。出台《烟台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加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控的通知》,细化土地出让、规划设计、项目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的管控内容,健全完善可操作、可实施、可检查、可回溯、可考评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管控机制。

  三、加快项目建设。在中心城区划分11个达标片区,统筹实施205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重点打造芝罘岛、庙后-凤凰湖、黄金河、晒甲河、崆峒岛等5个集中示范展示片区。目前,所有示范项目、达标片区已全面启动建设,并建成了凤凰湖公园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样板项目,2024年底,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已达到55%以上;城区内涝积水点全部动态消除,内涝风险应对水平有效提升。

  下步,烟台市将紧紧围绕5个集中示范展示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内涝风险有效应对、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排海水质稳定达标、山水城海有机融合”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市区多层级雨水资源收集循环利用新模式,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绿色、韧性、智慧水平,努力打造北方低山丘陵、滨海缺水型城市高质量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板。

  图1 海绵城市示范达标排水分区

  图2 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分布图

  1.芝罘岛片区:位于芝罘区北部,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计划实施14个项目(其中包含4个建筑社区类、4个道路广场类、2个公园绿地类、1个水系治理类),利用大疃公园、芝罘岛公园、佳苑街水塘建设多功能调蓄公园和水体,并结合周边地形、竖向条件建设芝罘岛西路、芝罘岛路等行泄通道构建片区蓄排体系,提高分区内涝防治标准、安全韧性水平,形成典型的半岛海绵改造提升示范区。

  图3 芝罘岛片区

  2.庙后-凤凰湖片区:位于莱山城区西北部,面积约22.6平方公里。计划实施17个项目(其中包含10个建筑社区类、2个道路广场类、3个公园绿地类、1个水系治理类、1个管网排查类),流域上游建设庙后水库公园以及御龙山美好社区等项目,充分发挥庙后水库调蓄作用;中游以凤凰湖作为调蓄空间,周边打造不同类新源头小区、道路、公园项目,形成多样性源头减排为主的集中片区;下游开展逛荡河流域管网检测工程,结合河道综合整治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及蓄排能力,形成“上滞、中蓄、智排”的流域改造示范片区。

  图4 庙后-凤凰湖片区

  3.黄金河片区:位于黄渤海新区西部,面积约13.8平方公里。计划实施15个项目(其中包含9个建筑社区类、3个道路广场类、1个行泄通道类、1个水系治理类、1个管网排查类),结合黄金河综合治理项目,完善区域排涝体系,在黄金河上游建设磁山-黄金河泄洪通道项目,加速排水收水,有效提高黄金河的泄洪能力,减轻洪水灾害的风险;下游开展黄金河排口调蓄、道路行泄通道改造工程,结合黄金河沿岸小区海绵化改造,加强源头雨水径流控制,完善片区蓄排体系,形成以多样化行泄通道系统为核心的排涝体系示范片区。

  图5 黄金河片区

  4.晒甲河片区:位于蓬莱区城区西部,面积为3.6平方公里。计划实施14个项目(其中包含5个建筑社区类、5个道路广场类、3个公园绿地类、1个水系治理类),建设以晒甲河为核心的多功能调蓄湿地公园,利用公园湿地空间建设类型丰富的雨水调蓄设施,设置溢流堰,调节水体水位;结合海绵城市对周边进行地块开发、路网建设,消减径流污染;同步建设晒甲河北路、港南路两条行泄道通道,构建片区大排水系统,最终实现片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内涝标准整体达标,形成“源头、过程、末端”的多功能调蓄新建示范区。

  图6 晒甲河片区

  5.崆峒岛片区:位于芝罘区东北部海域,面积为0.84平方公里。计划实施7个项目(其中包含6个建筑社区类、1个道路广场类),整岛排水系统结合地形走向,设计大量卵石沟、垒石沟等地表边沟用于收集地表雨水径流,减少埋地管网设计,构建较为生态的绿色排水系统,形成良好的山水城关系。通过对整岛中水、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回用,最大程度缓解岛内用水压力;建立泄洪通道,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在东游宫、八仙街等旅游项目建设中,增加实景海绵城市科普展示内容,构建集生态保护、人文观赏、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北方海岛雨水集蓄利用示范区。

  图7 崆峒岛片区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