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全知道

烟海e家 2025-02-19 10:20

  一、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的 “紧急警报”

  急性心肌梗死就像是心脏突然拉响的“紧急警报”。心脏是我们身体的“发动机”,它一刻不停地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而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就像发动机的输油管,如果冠状动脉被血栓等堵住了,心脏的一部分肌肉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受损甚至坏死,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会突然感到胸口像被重物压榨一样疼痛,疼痛还可能放射到肩膀、手臂、颈部、下巴等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刻送往医院救治。

  二、心脏康复:心脏的 “修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治疗可不仅仅是在医院把血管打通或者吃药稳定住病情后就了事,我们还需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心脏康复就像是一条帮助心脏重新恢复健康、重新 “活力满满”的道路。通过科学合理的心脏康复,能够让心脏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以后再次发生心脏问题的风险,让患者可以重新过上正常甚至更健康的生活。

  三、心脏康复的两个主要时期

  (一)院内康复期(住院期间)

  病情稳定与评估:刚住院时,医生会尽全力稳定患者病情,包括进行紧急冠脉血运重建治疗,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待病情稍微稳定后,就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做准备。

  早期活动:患者不能一直躺在床上不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会逐渐开始一些简单的床上活动,比如活动手脚关节,慢慢地坐起来,然后再尝试床边站立、缓慢行走等。这些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健康教育:医生和护士会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很多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知识,像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还会教患者怎么识别一些危险信号,比如胸痛再次发作、呼吸困难加重等,让大家心里有底,知道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二)院外康复期(出院后)

  运动康复:这可是院外康复的重要部分。刚开始出院的时候,运动要悠着点,可以从散步开始,每天走个 10 - 15 分钟,速度慢一点,感觉有点累了就停下来休息。随着身体逐渐适应,慢慢增加散步的时间和速度,之后还可以尝试一些更有活力的运动,像太极拳、慢骑自行车等。不过,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比如活动活动手腕脚腕、转转腰等,运动后也要放松一下,拉伸拉伸肌肉,这样能减少受伤的风险。运动的频率大概每周 3 - 5 次就可以啦,不要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吃对东西对心脏恢复也很关键。要少吃那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像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等。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心脏特别好。还有粗粮,比如玉米、燕麦、糙米等,以及低脂肪的奶制品、鱼类、豆类等,这些食物能给心脏提供充足的营养,还不会给心脏增加太多负担。另外,盐也要少吃,每天别超过 6 克,太咸的食物会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压力。

  心理调适: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很多患者会担心、焦虑,甚至有些抑郁,这些坏情绪可不利于心脏康复。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参加一些病友交流活动,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要是觉得自己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不要害羞,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帮忙哦。

  药物治疗:千万不能忘记按时吃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一些药,像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血栓再次形成;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保护血管;还有可能有降压药、降糖药(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话)等。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按时按量吃药,不能自己随便停药或者换药。定期还要去医院复查,看看心脏恢复得怎么样,药物需不需要调整。

  四、心脏康复的五大法宝

  (一)运动处方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心脏功能等,给每个患者量身定制一个运动处方。就像裁缝根据你的身材做衣服一样,这个运动处方会规定你适合做什么运动、运动的强度多大、每次运动多长时间、每周运动几次等。比如说,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可能运动就是简单的散步,强度比较低;而对于恢复得比较好的患者,可能会推荐慢跑或者游泳等强度稍高一点的运动。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感觉不舒服,比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症状不缓解,就要赶紧去医院。运动时一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低强度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例如,开始时可以进行 5 - 10 分钟的慢走,每周 3 次,随着身体适应,慢慢延长至 30 分钟,增加运动频率至每周 5 次,之后再考虑加入如太极拳等较为舒缓但稍有强度的运动项目。

  (二)营养处方

  这个处方就是告诉患者怎么吃才对心脏好。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饮食原则,还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每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说,早餐可以吃一碗燕麦粥、一个水煮蛋、一杯低脂牛奶;午餐可以吃一些瘦肉、蔬菜、粗粮饭;晚餐可以吃点鱼肉、豆腐、蔬菜沙拉等。不要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这样能减轻肠胃和心脏的负担。要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多选择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等。增加富含钾、镁等矿物质食物的摄取,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三)心理处方

  心理因素对心脏康复的影响可不小。心理处方就是帮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做手工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等。家人和朋友也要多关心患者,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样他们才能更有信心战胜疾病,让心脏更好地康复。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手段,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四)戒烟限酒处方

  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心脏的危害极大。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戒烟是必须的,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大大增加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同时,要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即使是少量饮酒,也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因为酒精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心脏负担。

  (五)药物处方

  药物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的重要支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不仅能降低血脂,还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引发新的梗死;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像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若有糖尿病,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则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康复,心脏就能逐渐恢复健康,患者也能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