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呈现基层工作者真实工作状态,记录“突破芝罘”起势蝶变、次第花开的成长故事……即日起,芝罘区融媒体中心开设“街谈巷语”栏目,聚焦芝罘区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暖心人”与“创新事”,讲述“新芝罘 更幸福”的微故事。

停车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小区的“老大难”,随着私家车辆的持续增加,居民区停车位愈发稀缺,常常“一位难求”。黄务街道颐山苑社区的盛园路位于水龙城D区天悦苑与山水龙城8区依林苑之间,是居民回家的必经之路,可走这条回家路却要历经停车难、通行难、应急难等重重难关。面对一系列的问题,颐山苑社区积极应对,将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集思广益,力求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多方协调化难题
山水龙城D区共计1656户,车位不到700个,比例约为1:0.4,很多居民无处停车,只能将车停放在盛园路的两侧,傍晚居民下班后,甚至出现三排停车的情况,导致东西双向二车道只剩下了单向一车道,严重阻碍交通。

2024年,消防车3次无法顺利进入小区。幸好因为及时疏导,未造成损失。如何畅通颐山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回家路成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静最牵挂的事。
颐山苑社区网格员每天抽出大量时间主动“走出来”,晚上时间到居民家中陪居民“拉拉呱”。通过与居民交谈,社区了解到盛园路停车难的源头来自于物业将商铺门头前的免费停车场划为收费停车场,小区业主不愿将车停在停车场内。

对此,社区当起了“联心桥”,通过“物业经理碰头会”的形式,连续三个晚上组织召开“物业经理碰头会”,邀请居民代表与物业经理共聚一堂,展开深入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就盛园路停车难题及停车场收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并对其他需要物业改进的事项也进行了集中反馈。确保居民声声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形成了居民、社区、物业间的良性互动。
同时,社区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入户走访收集、网格微信一对一反映等方式征集议题,不定期开展居民座谈会议,通过面对面的畅所欲言,切实做到“众人之事众人议、汇聚民智解民忧”。

群策群力疏拥堵
道路的堵塞最根本的原因是,居民不满停车场收费,于是将车停放在盛园路上,狭窄的盛园路不堪重负,也因此导致交通堵塞。

颐山苑社区的工作人员连续一周对盛园路停放的车辆数量进行清点,统计结果显示,每晚大约有130辆车停放在此路段。在排除道路两侧已有的停车位后,仍有60多辆车无处停放。如果将商铺门头前的停车场充分利用起来,基本上可以满足这部分车主的停放需求。

随后,李静多次与商铺管理方建源集团进行沟通协商,建源集团最终同意给予缴纳物业费的居民6折停车优惠,同时社区也在积极引导居民,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停车场不仅便捷安全,还能有效保障道路的畅通无阻。针对物业存在的问题,社区持续施加压力,督促其尽快进行整改。
社区与物业的诚意与努力,社区居民看在眼里,大家选择将车辆停到停车场,盛园路长期以来的三排停车乱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心协力解民忧
此前,因停车难将道路堵住,盛园路原本宽敞的道路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救护车和消防车等应急车辆无法进入,错过救援的最佳时间,2024年来已发生3次消防车无法进入小区的情况,多亏及时疏导,没有造成损失。
救护车和消防车等应急车辆如何能够顺利进入小区?如何保证生命通道畅通?2024年8月,颐山苑社区召开了3场居民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经过分析与讨论,社区摸索出“白天晚上分流管”,白天交警管,晚上社区管,社区连续1个月在20点、21点、22点三个时间段对第三排的停放车辆进行记录,并由交警三大队进行警告。

2024年11月13日,社区邀请了街道、交警三大队、卧龙派出所、D区居民代表以及物业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类问题的投诉再没有新增。
“解道路拥堵也是解居民心结,心不堵、气也顺,风险隐患自然而然消失在萌芽中。” 李静说道。
下一步,颐山苑社区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广汇民力、广解民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切实做到“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把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贴心事、暖心事,不断增强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