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月18日讯(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蔡佩征 摄影报道)“大家手头的活加快进度。”1月14日上午,市民休闲广场上,一声吆喝,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
说话的何川,是自贡市智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1986年出生的他,已经是自贡彩灯行业的资深匠人,已经从事彩灯设计、制作、安装工作10几年。今年,他与同事们一起来到烟台,在文化中心广场、虞美人广场、市民休闲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地安装迎春灯饰。
每逢春节,“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是不可缺少的年味儿,在这些璀璨灯光的背后,是一群默默耕耘的匠人。
完美融合,彩灯设计突出烟台特色
记者来到市民休闲广场上,大大小小的红灯笼映入眼帘。广场中心搭建起围挡,来自自贡的彩灯匠人们正在安装大型的“东方之彩”灯组。
今年是何川第二年来到烟台安装彩灯,但是他对烟台已经非常熟悉。“从设计方案的时候,我就开始了解烟台,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这些都融入了我们的彩灯设计。”何川指着一个画着八仙的大型灯笼说。
结合不同的广场特色,何川设计了不同的灯组。市民休闲公园的“东方之彩”灯组以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为主,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彰显热闹喜庆的春节氛围,突出烟台文化历史元素,表现出庄严辉煌的视觉效果,市民游走其中,可以近距离感受烟台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火车站的灯组“福到万家”将福字与飘带巧妙结合在一起,喜庆中伴有灵动之气。福字在前,引领出烟台山、月亮老人、黄海明珠、烟台水果以及葡萄酒。
虞美人广场的灯组在设计上以海洋元素和新春元素为主,大型灯组“春意临门”灵感来源于汉字“春”,将破土而出的春芽设计成飘逸的拱门,其上蝴蝶飞舞,灵动绚丽。“海豚湾”灯组则与广场原有的景观灯光小品相结合,海豚游跃在景观小品之上,造型与光影相得益彰。
记者看到,这些灯组像是一幅烟台名片,将烟台特色文化、丰美物产、著名景点一一展示出来。
默默坚守,将每一盏彩灯做到极致
来烟台安装灯组之前,何川和同事们已经将大部分灯组在自贡制作好,去年12月底运来烟台开始安装。
彩灯看起来美,做起来十分复杂,包含了设计、焊接、裱糊、彩绘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
“设计稿完成后,需将设计稿进行等比例放样,这是难点。”何川介绍,彩灯匠人需要手工按照放样稿进行彩灯造型制作,用不同型号的方钢、角钢和铁丝扎出彩灯初步骨架。
接下来,需要焊工师傅通过点焊技艺将各部分骨架零件牢牢焊接在一起,再由电工师傅将LED灯串、LED柔性灯带用扎带固定在彩灯骨架的合适位置,并对骨架进行上胶处理,再由裱糊师傅用各色加密色丁布、高精喷布对彩灯骨架进行裱糊处理,用专用的工具沿灯组轮廓裁剪多余布料,至此灯组雏形就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由美工师用喷枪、画笔对彩灯细节进行进一步描摹,例如在眼神、酒窝等位置勾勒出造型彩灯栩栩如生的神态,此步骤也是最考验彩灯匠人技巧手艺与制灯经验的过程。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彩灯匠人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将每一盏彩灯做到极致,正是这种对技艺的热爱,让他们在传承中不断追求完美。
爱在烟台,用作品传递祝福
烟台是著名的“雪窝子”,但是何川却深深喜欢着这里。“风雪会对彩灯安装有点影响,但是对于我们常年在外地做彩灯的工人来说,都不算什么。烟台天气好,景色美,人也热情,在这里工作觉得很舒心。”何川说。
安装灯组需要赶工期,晚上经常需要工作到很晚。“昨天就安装到半夜12点。”何川笑着说,这几年他每年春节前都在全国各地安装彩灯,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中国,每年都是春节前一天回家。
“这工作很苦,但是心里热爱就不觉得了。彩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它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何川说,希望通过精美的作品向烟台人送上新春的祝福。
烟台市城管局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迎春灯饰将在1月22日(农历小年)晚正式点亮,愿这些带着美好祝福的彩灯,点亮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