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保畅通 烟台公安交警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胶东在线 2024-12-27 17:01

      今年以来,烟台公安交警支队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1+232”“品质交管”建设思路,始终坚持民意引领,优化服务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多措并举压事故保障畅通,护航万亿城市发展勇当先锋,确保了港城烟台交通安全顺畅,确保了市民群众安全出行。

  打造品质交管,筑牢底线思维

  今年以来,烟台交警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底线思维,通过落实“四抓”措施,致力在“压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是抓源头,治隐患。通过精准大排查,目前共整治交通安全隐患13.1万处,排查整改全市农村平交路口2万余处,累计治理平交路口11535处,实现警示桩、警告标志、减速带“三必上”,从而把各类交通事故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二是抓基层,强基础。先后对全市45个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进行了“地毯式”摸底调研,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设立了首家“驻在式”运转莱山区院格庄中队,下一步,待点上经验成熟后向面上推广,进一步延伸管理触角,扩大覆盖范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全天候”“无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抓整治,纠违法。今年以来,全市交警部门通过强力开展百日攻坚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通过情报研判强化三轮车违法载人、失驾等违法精准打击,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22万起,一般程序事故起数和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23%、12.85%。其中酒驾1.8万起、醉驾2322起,确保了群众的平安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抓阵地,重宣教。持续开展“一盔一带” “拒绝酒驾”等主题活动4700余场次,截止目前,在全市5300余个行政村建成了“一栏一牌一喇叭”,顺利打造交通安全示范村100个,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注重精细管理,主动担当作为

  在日常生活中,公安交警部门作为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密切的警种之一,只有主动担当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信任和社会认可。

  今年以来,烟台公安交警始终将城市交通治理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建立交警支队长、大队长、中队长“三长”上路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全体民警辅警坚持“交警办公室在路面上”,三夏与烈日相伴、数九与冰雪相随,忠诚坚守岗位,仅支队机关就出动4500人次参与校园护导工作,全力保障路畅民安。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频繁占路施工的情况下,市区交通运行平稳,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31位。

  一是主动介入道路规划。今年以来,烟台交警部门以市区49条城市道路新建、改建为契机,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200余条,推动拓宽渔人码头等10处节点路口,改造桐林路、二马路等5条交通繁忙路段,新增机动车道32条,群众安全出行需求的满意度大幅度攀升。

  二是主动整治交通陋习。针对群众诟病的闯红灯、不礼让行人、变道加塞、飙车炸街、非机动车及行人乱穿乱行等交通顽疾,通过持续开展叠加式、高频次整治行动,以及推出“小目标”轻微违法“五选一”人性化管理模式等,教育、处罚47.4万起次,使得市区道路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三是主动优化交通组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调整胜利南路与凤鸣路等21处路口车道功能,在通世南路与大东路路口等16处路口设置右转可直行车道、在胜利南路与红旗中路等路口新增20余条可变导向车道、在桐林路新增潮汐车道等。主动与住建、城管等部门对接,完成港城西大街与通世南路18处重点路口、打造11条示范路段、10处校圈、9处医圈主要交通问题治理。及时调整了市区辛庄街等16条支路交通组织,畅通微循环,打通断头路;调整了市区21处路口车道功能。例如,在山海路与红旗路路口等15处路口还设置右转可直行车道、可变车道,提高了这些路口的通行效率,广受市民群众的称赞。

  四是主动规范停车秩序。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城市的扩张,私家车的保有量呈几何数增长态势,市中心城区“停车难”“出行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在此情况下,烟台交警按照职责要求,通过积极推进违法停车整治、占路停车泊位施划等工作,在烟台中心区172条道路上,施划停车泊位1.36万个;围绕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在三马路等17条道路设置了限时停车设施,可停放1300余辆;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在向阳街、辛庄街等28条支路,指导街道施划6000余个路内停车泊位;取消了11条周边停车位充足路段占路停车泊位458个,还路于交通;鼓励推动在国翠小学、烟台山医院东院区门前等,规划建设了口袋停车场8处、增加停车位680个;持续强化违法停车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在市区共查处违法停车10.7万起,联合城管部门清理地桩地锁600余个。这些措施的落地生根,有效缓解了市区“停车难”等问题,使得市区交通拥堵的状况大为改观。

  强化便民利企,民意引领警务

  烟台公安交警始终坚持“民意引领警务”理念,切实做到民有所呼,警有所应。通过健全民意办理制度,实施三级预警督办闭环管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实现诉求总量、停车类诉求和多发类诉求“三下降”,较好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万亿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一是成立“护学护企”专班。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护学护企”工作专班,全力服务保障裕龙岛、烟台万华等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园区大件运输、特种材料运送52万辆次,工程车安全运输43万辆次,大件运输180余车次,办理货车通行码1507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助“一臂之力”。

  众所周知,校园交通安全是关系民生的一个重点,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烟台公安交警通过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属地政府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落实,“一校一策”开展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织密校园交通安全防线,强化涉校交通安全管理。目前,共在校园周边增设交通标志339个,施划交通标志线1.2万平米,排查校车驾驶员1878人、专用校车1392台,查处黑校车4台、专用校车违法20余起,使得校园交通安全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创新便民服务举措。通过积极落地非营运二手小客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经销二手车单独签注、二手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等8项改革新政,结合烟台实际推出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摩托车“全市通办”等业务,共办理车驾管业务90余万笔。创新“警医邮家”模式,24小时在线提供20余项业务“外卖式”“订单式”服务,年内共为群众办理邮寄到家业务9560余笔,把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在全省名列前茅。

  三是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在实际工作中,烟台公安交警部门全面对标烟台口岸、烟台出入境等国家级文明示范窗口,组织开展微笑、真情、高效、满意“4S”标杆窗口创建活动,倡导优化首接导办、延时服务、一窗通办、“周末不打烊考场”等服务。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绿波保障、铁骑开道、警车接力等方式,救助紧急就医、学生赶考等群众900余人次。

  下一步,烟台公安交警将持续深化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全警全力,全力以赴,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贡献交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