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写出“社情民意”的青年态度
市政协委员活动中心综合科科员 于诗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工作要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要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这些殷殷嘱托,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政协青年干部的心中,也让我对从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深感荣幸。
社情民意信息调研以实践“起笔”
“起笔”一词,是指在调研过程中以实践出发。从日常的社情民意调研到深入的实地走访,我们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群众的冷暖,倾听民声。在我参与的社情民意调研中,我特别注重通过亲身走访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前往一个贫困乡村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我们除了问卷调查,还深入农户家庭,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在与一位年迈的老人交谈时,她提到由于长期缺乏医疗支持,许多村民生病后常常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背后的问题,而是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切身困境。
特别是为政协委员修改社情民意信息时,在服务委员的过程中,要做敏锐聪慧的倾听者,用心用情倾听委员的宝贵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及时精准地洞察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需求与关切所在,帮助委员更好地规范社情民意信息格式,为撰写高质量、高水平的社情民意信息提供强有力支持。
调研让我更加明白,社情民意的收集不仅要依靠数据,更要依靠走访与倾听,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把民众的真实需求和期待传递到政协的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唯有实践,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真正为民众所信任。
社情民意观点提出以真学“运笔”
“运笔”是指我们在反映社情民意时,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作为青年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更好地把握调研中的发现与感悟,用有力的文字去传递真实准确的社情民意。我深知自己不仅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基层的困难,更需要能够精准、有力地表达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信息的建议的落实。
例如,在撰写一份关于“父婴室”的信息时,我整合了委员提供的调研数据,参考了大量的母婴学和实时政策研究材料,力求让信息内容更具专业性和说服力。在这过程中,我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社情民意的撰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知识、数据和思考的积淀,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发声,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社情民意内容撰写以苦干“落笔”
“落笔”则意味着要将调研和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推动工作落实,解决问题。在我参与的一项关于农机技术保障撰写过程中,我和同事对收集到的各项信息进行了细致整理,并结合现行政策,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建议提升国产农机技术保障,降低故障的文章,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对信息内容进行评估和讨论,最终该信息被省政协采用。
我深刻认识到,社情民意的“落笔”不仅是写信息,更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政策变革,改善民生。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搭建撰写信息框架、填充信息有效内容,并看到自己的努力在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政协工作的核心就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在履职过程中,我要始终保持“社情民意”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把群众的需求、期望和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践起笔”,到“真学运笔”,再到“苦干落笔”,把为民服务的情怀融入具体的工作中,不断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