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山区大力推动智改数转,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位于莱山区的飞龙绿建智能制造工厂,一眼望不到头的生产线上,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熟练地操作,各类机械臂默契配合,切割、组装……有条不紊地完成一道道高精度、高强度的生产工艺,多条生产线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飞龙绿建智能制造工厂生产车间,一堆堆半成品整齐地堆放在一旁,操作工周钰川转身调整电脑型材数据,材料被自动送入锯切中心,完成型材初加工,随着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运转,一支支绿色门窗原材料源源不断地加工出来,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不已。
“切割之后,可以把材料加工成窗框。以前要用钻、铣、冲床来完成这道工序,最少需要8-10个人,有了这台号称‘胶东第一台’的全自动机器人数控生产线,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提高生产效率20%以上”,飞龙绿建智能制造工厂厂长田一民介绍说,“门窗组角这项工作,以前也需要6、7个人,采用智能制造设备后,只要一个人就可以了,效率提升,质量可控。针对订单的处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ERP生产系统软件,通过这套系统,能够高效地管理所有项目,形成一个闭环化管理,使我们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行走在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这些都是我们刚刚生产好的订单产品,今天正在打包发往目的地。”飞龙绿建智能制造工厂厂长田一民指着一堆刚刚加工完成的产品,自豪地说,“目前车间正在全力以赴忙生产、赶进度,确保国内外的订单能够按时交付。”

在智能数控生产线,操作工周钰川在工作台前,迅速地把型材摆放到传送带的指定位置,他的搭档——智能机械臂轻松地抓起型材,很快就完成了切割工作,另一名工友检查一下产品情况,自动进入下一道工序。
在生产车间里,像这样的智能机械臂不仅提升了产能,还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在助力制造业节本增效上大显身手。


深耕幕墙门窗行业三十余年,飞龙集团旗下的烟台飞龙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落实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要求,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的节能性和可靠性,着力推动工厂向智能制造转型,引进配备高端自动化设备和数控中心,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制造能力,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在集团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飞龙绿建在技术创新管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多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50多项,先后荣获“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称号。车间忙生产、企业订单旺,正是飞龙绿建产销两旺的生动写照。
“2024年是建筑市场的寒冬,对门窗行业冲击特别大,但是今年飞龙绿建的业务,呈现出逆势上涨的增长姿态,截止到12月底预估产值同比增长10%左右,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以及市场对高端系统门窗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随着订单不断增多,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底气,目前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大家铆足干劲,确保高质量交付订单。”飞龙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军帅说,“前不久国家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也出台了一揽子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为我们民营企业发展树立了信心。2025年我们将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努力实现国内外产值双丰收。”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