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脱胎于烟台开发区,乘改革开放大潮而生、因开放合作而兴、靠招商引资而强。建区以来,烟台开发区创造了全市近1/3的外资、1/2的外贸进出口,外资、外贸双双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十。
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不断拓展开放的新空间,已成为黄渤海新区当前的外贸发展新态势。
外贸故事不断刷新国际“朋友圈”
欣和食品在韩国持续畅销,其黄飞红产品更是受到广大韩国民众的喜爱,今年欣和食品对韩出口贸易额增长约40%。
5月份,韩国中餐文化交流协会组织厨师代表团赴欣和食品进行交流,厨务顾问马文军运用味达美葱烧海参汁,烹饪演绎了一道经典鲁菜“葱烧海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2月份,作为第三届首尔国际厨师烹饪大赛的获胜荣誉,厨师们再次到访欣和企业,共同探索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欣和食品何以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由此可见一斑。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中部太平洋地区,渔业资源丰富,尤以金枪鱼著名,这里也是中鲁远洋在全球捕捞金枪鱼的主要渔场之一。去年7月,中鲁远洋还曾海上救援过2名密联邦遇困渔民,并因此收到了一封密联邦渔业局寄来的感谢信。
今年4月,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韦斯利·西米纳一行访问中国期间到访了山东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等地,中鲁远洋董事、总经理王欢谈起这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感谢信,双方洽谈甚欢。
实际上,黄渤海新区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往来始于16年前。当时,联邦总统前来参观考察了海水养殖等项目,多年的贸易往来,一直在推动着双方不断深化合作。
10月份,新区多家相关企业联合考察了当地渔业发展情况,计划面向密克等小岛屿国家开展渔业技术培训,推动当地由传统捕捞型渔业向养殖型渔业转变。
伴随着颇具异域风情的音乐和各式印度特色祈福仪式,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行人与印度贸易伙伴正携手载歌载舞,这是他们受邀参加的一场印度婚礼。

宋和宋电子提花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度人民的衣柜里都有一件产自宋和宋的衣服。”企业负责人介绍,在印度60%以上的提花机产自宋和宋,加上多年来的密切交流,让印度人民对这家企业倍感亲切。
在黄渤海新区,有跨国贸易的企业达数千家,其中更包含着数不清的生动故事,它们既有“速度、难度”,又有“力度、温度”,诠释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黄渤海新区与许多国家的友好情谊。
借助国际平台“签订单”“交朋友”
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充分利用制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一系列高能级开放展会,锚定北方开放门户这一战略定位,创造更多国际交流合作机会,不断拓展开放的新空间。

10月16日上午,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黄渤海新区开幕。地方绿色低碳合作论坛上,双方省州对本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推介,聚焦绿色转型发展,分享典型案例、对接合作需求。
此次峰会是双方跨国公司开拓更加广阔合作空间的难得机遇。在会议专题活动阶段,还广泛邀请了双方高校、企业、协会等代表出席,开展交流和合作洽谈,推动达成合作意向,为地方合作增添新活力。
5月9日,第二十二届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年是制博会在黄渤海新区举办的第三届,回望来路,展会越办越实,参与领域更为广泛,合作成果更加丰硕。展会持续的7天里,国内外450余家制造业企业献上一场技术与思想、供给与采购的行业盛宴。

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国企业诚信建设大会......今年,仅在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就达十余次,延伸了“伙伴网”“朋友圈”,涵养了“全链共进”新生态。
制度创新打造外贸发展“新高地”
与时俱进创新制度是跨国企业“社交”的底气,黄渤海新区做起“破圈”“融圈”文章。
为保障企业跨境合法税收权益,新区聚焦“境外投资”服务创新链条,建立出海企业“数据库”、实施分类施政“前置辅导”、首创涉税问题快速响应渠道,落户全省首个跨境税收服务联盟创新实践基地,获批“促进税费服务便利化”等14条省级试点政策,助力企业抢抓“出海”窗口新机遇。
在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同时,黄渤海新区在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尝试。比如,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是全国首个保税混铜试点,铜精矿混配量、原油混兑规模、混配铁矿日韩转口量3项数值均居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烟台片区1项创新入选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2项创新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2项创新入选国家部委自行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累计35项获国家部委认可推广、82项获省政府复制推广。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