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首个慈善文化馆——烟台慈善文化馆落户芝罘区向善街之际,向阳街道华茂社区以“锋华正茂·善爱华茂”党建品牌为指引,创新性地推出了“善爱公益坊”项目,家住向善街,家门口就能感受“向善”的慈善氛围,就可以“日行一善”。
“善爱公益坊”包含暖心食坊、慈善超市、爱心驿站及“服务19”公益行四大板块,可为社区内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
聚合社区力量 让慈善触手可及
“以前愁买菜做饭,现在新鲜可口的饭菜直接送到家门口!”家住毓祥街的王竹青是向阳街道华茂社区的一位独居老人,因腿脚不便,平时下楼买菜做饭一直困扰着她。

“善爱公益坊”项目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关爱老人,传递爱心”的宗旨,致力于为社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我为民来”志愿服务队。其中,为孤寡、空巢、独居老人送饭,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善爱公益坊”的一部分,辖区内的爱心企业福来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碧海饭店,为辖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爱心餐。爱心午餐由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直接送到受助老人的家中,网格员也可以在送餐过程中陪他们聊聊天进行心理慰藉,为独居老人进行居家安全环境隐患排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据华茂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富明介绍,街区中近半数的商户已加入“善爱公益坊”,对所有来往的市民、游客开放慈善空间。如立健药店常年提供血压测量服务,并常备血压计、丹参救心丸、干燥茶、暖心茶等贴心物品与药品;野馄饨店面向辖区内的低保人员推出两元馄饨特惠;清水酒吧为过往游客提供免费饮品和小零食……整条街的企业、商户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来解读慈善的真谛。

除此之外,慈善街区的标志性综合体——“善爱公益坊”原来是所城人家社区食堂,在慈善街区的倡议发起时,负责人就表示一定积极响应,并且愿意提供场地作为社区打造暖心食坊、慈善超市、爱心驿站及“服务19”公益行四大板块,为社区内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
是开放平台 也是互益平台
在“善爱公益坊”的慈善超市内,各种非遗手工艺品和物资琳琅满目地摆放在展示柜内。刘富明向记者介绍:“我们这里的慈善超市,定期举行义卖活动,义卖这些居民、企业捐赠的物资,以及一些残疾人、残障儿童做的手工艺品,居民们也纷纷购买现场的慈善商品,并将善款捐到慈善账户,也为这些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

作为联结企业与社区合作的纽带,“善爱公益坊”汇聚了烟台市应急管理局、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烟台市市属直管公房管理中心、烟台市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碧海饭店等双报到单位的鼎力支持,以及龙口农商行、华泰证券等20余家爱心企业的热心参与。
在这里,企业不仅为社区捐赠了路灯、扶手、休闲椅等基础设施,更通过组织企业志愿者队伍、开展公益讲座和技能培训等活动,深化了企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善爱公益坊”成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展现社会形象的舞台,同时也为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外,社区党委还充分利用善爱公益坊这一阵地,组织企业赴航天基地参观学习、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等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也增强了社区的向心力,推动了社企友好型社区的发展。这种“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区受益”的发展模式,在善爱公益坊这一阵地上得到了生动的演绎。
传承慈善传统 深化慈善街区内涵与外延
华茂社区紧邻历史悠久的市府街。1891年,驻烟台登莱青道署的道台盛宣怀在此创办“广仁堂”,由此开启了“十会十所”二十项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如今的向善街,北接朝阳街,南达所城里,是市民游客的必经地。

慈善无界,人人可为。向善街的居民们,不仅是这条街道的主人,更是维系其慈善生命力、丰富慈善文化内涵的中坚力量。“这条街的慈善元素很浓郁,经常开展慈善活动,我也被这些活动所吸引并加入进来,我会和社区一起,继续为慈善事业做一份贡献。”社区居民孙庆华说道。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