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排队,充得又快。明显感觉烟台黄渤海新区内的公共充电站越来越多,特方便!”近日,网约车司机王先生来到位于黄渤海新区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四号门东停车场的充电站,为其新能源汽车充电。这里可容纳34辆车同时充电,投用两个多月以来,已累计服务车辆充电数万辆次。
“充电站采用扫码付费管理,实行自动核算、自动断电,操作简单易上手,具有断电保护、故障上报实时监测等多种功能,24小时全天候为车主们提供充电服务,解决市民‘安桩’‘找桩’的问题,实现了家门口的‘充电自由’。”黄渤海新区福莱山公园充电站站长赵艳龙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加,公共充电桩已经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刚需”。今年年初,黄渤海新区就将公共充电站建设列入2024年为民服务实事,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充电桩的建设,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实施为民服务实事是全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着力部署推动各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落实,让群众可感可知。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供电等部门单位协同发力,确保“建设公共充电站”这一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有声。截至目前,全区在山东省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1385台,极大缓解了市民出行“充电难”。

不久前,潍坊游客马先生入住喜来登度假酒店后,直接来到海滨假日停车场的公共充电站为其新能源汽车充电。他说:“晚上充上电,第二天直接自驾去威海,一点不耽误时间,为黄渤海新区的便捷充电点赞!”充电站工作人员介绍,该充电站因为距离酒店和金沙滩较近,备受游客好评,特别是夏天,每天都有上百辆新能源汽车来此充电。
在规划布局上,按照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便民利民原则,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委托专业设计团队,科学规划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确保新建充电桩真正让群众用得上、用得好。在安全保障方面,运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采用过载保护、短路保护、防水防尘设计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充电过程安全无忧。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充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公共充电站的落实推进,不仅解决了群众充电难题,对于推动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区公共充电站建设的规划布局者,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将本着“城区为主、城乡协同,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思路,会同烟台业达经发集团积极推进相应工作。“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全区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一方面优化福莱山街道范围内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共停车场等区域的公共充电设施配置,另一方面加速向古现街道、大季家街道、潮水镇延伸覆盖,进一步完善全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为群众出行温暖续航。”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