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复工120个、竣工50个,总投资1414亿元 烟台黄渤海新区产业项目聚势热潮涌

黄渤海新区 2024-12-09 09:05

  即使在一年的尾声,“扫描”烟台黄渤海新区各项目工地,焊接声、切割声与机器轰鸣声仍交织入耳。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后劲。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开复工产业项目120个、竣工50个,总投资约1414亿元。

  日前,走进区内各大项目建设一线,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扑面而来,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一处处项目拔节生长,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令人震撼。

  以“链”布局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新开工项目快速推进,涵盖新型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近日,力华储能基地项目全面竣工,以其“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成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缩影。

  “目前,园区已落户力华电源科技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泰和新材芳纶隔膜等产业项目16个,计划于明年3月份投入使用。”黄渤海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先进材料、电池制造、高端装备、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五大方向,园区重点建设“4个集聚区+1个示范区”,计划2025年集聚上下游企业50家以上、产值达到200亿元,到2030年突破1000亿规模。

  同样于今年开工的博森精密数控机床辅机研发生产项目进展顺利,近日正式封顶。该项目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新上自动化生产线20条、智能设备100余台套。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以客户为源点的一体化数字云工厂平台系统和智能生产线。

  高端装备制造上,投资6亿元的重点项目金鹏大型矿山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正酣,进度已达80%,计划2025年6月竣工投产。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

  这些“重头戏”,既是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项目,也是以“链”布局、因“链”集聚的高端制造业重点项目。

  今年,黄渤海新区聚焦五大主导产业,深耕产业链条、聚力精准招商,新开项目达45个、总投资约264亿元,一个个项目相连,串起一条条动能澎湃的产业链。

  向“新”而行

  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10月27日下午,2024年烟台市秋季高质量发展观摩活动走进黄渤海新区,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代表项目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扩建工程及孵化基地项目(万华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和上汽通用东岳新能源中高级轿车及配套电池系统项目精彩亮相。

  目前,万华全球研发中心已建成。未来3年,园区将落成各类先进实验室50余个,吸纳各类人才突破5000人,创新成果年可转化实现产值420亿元、利税80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创新高地。

  上汽通用东岳新能源中高级轿车及配套电池系统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400亿元、税收15亿元,将为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注入新动能,更将有力牵引下游配套产业迭代升级,加速全市形成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

  今年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清单中,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石化等新兴产业项目占比不断扩大,推动项目建设持续“上新”。

  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正式开园,落户光明信科、福瑞驰科技等12家企业;亿维智能项目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近期即将投产;中节能环保科技园入驻中日产业文化中心,正加快建设双创中心、中节能大厦,成为中日韩创新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

  在向“新”探索之路上,黄渤海新区步履铿锵。今年续建项目75个、总投资约1150亿元。一个个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高的大项目,正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立体”交通

  是项目更是保障

  今年6月底,烟台机场T2航站楼启用。10月末,随着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正式开通运营,交通类重点项目建设再添浓墨重彩一笔。

  烟台机场二期工程的建成投用,是烟台民航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式投用后,机场航站楼总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停机坪90万平方米、廊桥53部、机位80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余吨的保障能力。

  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投用后,高铁西站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也随之拉开帷幕。该示范区规划面积约25.2平方公里,选址于大季家街道,建成后将集商务、科研、居住、办公、文化、旅游于一体,成为烟台空铁港联运枢纽、黄渤海产城融合典范。

  “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能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许多便利和服务。”今年新建成的华润高端合成材料制品产业园里,项目负责人表示,“此外,新区在园区规划、路网配套、科技企业奖励扶持等方面,也给企业很多精准服务和帮助,切实增强了我们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信心和决心。”

  摄影:肖水莲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