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市锚定奋进万亿新征程,实施新兴领域党建“凝新赋能”行动,突出顺体制、扩覆盖、强作用、夯支撑一体推进,把党建工作嵌入到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做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强化整体推进
构建统抓统管责任体系
坚持面上统、条上抓、块上兜相结合,健全党建工作体制,加强党对新兴领域的全面领导。一是两新工委统筹协调抓。结合机构改革,建强市县两级“两新”工委,细化委员单位职责任务,建立议事协调、分工协作、督查落实、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确保“面”上统得起。二是行业部门主管靠上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依托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等业务主管部门成立律师、个体私营等行业党委,推动党建与业务统筹抓、一体管,确保“条”上抓得透。三是街道社区属地管理抓。发挥街道社区属地管理优势,将辖区内的小微企业、经营网点、个体工商户以及新就业群体,纳入党建工作范围,切实把工作落点兜住、把党建责任压实,确保“块”上兜得牢。
强化全面覆盖
构建有形有效组织体系
适应新兴领域发展特点,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持续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质量。一是推动“业态群”整体覆盖。坚持行业、企业、属地“三方携手”,突出线上线下结合,沿着能够触及新就业群体的链条,将党组织建到分支机构、网点站点等,织密党的组织网络,把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的周围。二是推动“集聚区”整片覆盖。针对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新兴领域主体集聚的特点,推动成立区域综合党委,按照地域、业态等优化设置组织架构,将小微企业、商户等纳入直属党支部兜底管理,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边到底。三是推动“产业链”整链覆盖。推行“红色链长制”,指导16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成立综合党委,打破地域、企业等壁垒限制,把上下游、产供销企业全部纳入进来,推动党建工作整链嵌入、全链覆盖。四是推动“行业线”整线覆盖。发挥行业党委作用,紧扣行业管理链条压实党建责任、推进组织覆盖,确保党的声音、党的工作沿着“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委—行业基层党组织”的链条传到基层、落到末梢。
强化作用发挥
构建融入融合引领体系
围绕赋能发展、引领治理,创新搭建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一方面,以“新”优势促治理。立足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联通万家的职业特点,纳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突出凝聚服务,布局建设“烟小暖”党群服务阵地,持续开展“十大暖新行动”,探索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型小区建设,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实施“幸福家园合伙人”计划,吸纳快递外卖员加入兼职网格员、食品监督员等治理专岗,发动网约车司机组建爱心送考队、应急救援队等服务队,把治理对象变治理力量。另一方面,以“新”力量强发展。紧扣产业链发展需求,搭建党建联席会、红色服务联盟等平台,以党建联建推动科研院所、高校等各方资源有序流动,助力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组建上市公司、亿元楼宇等红色党建联盟,以党建为纽带驱动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系统集成,在协同发展中实现融合共赢。推行“红色车间”,成立“车间党小组”,在生产、研发、安全监管等企业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
强化要素支撑
构建持久持续保障体系
坚持“党建也要真金白银投入”的理念,既加大人员力量、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又加大阵地支撑、服务支持的倾斜力度,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坚实保障。一是队伍支撑“更有力”。突出抓好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建成烟台城市党建学院,制定优秀党组织书记工作室评定管理办法,健全书记论坛、集中轮训、结对帮带等机制,持续提升抓党建、促发展能力。二是经费保障“更有效”。从2018年起,连续7年设立两新组织党建专项经费,市级每年拨付500万元,对两新组织党组织进行专项补助,为开展党建提供强支撑。三是服务支持“更有劲”。结合服务企业专员制,发动职能部门组建“红色代办团”,帮助解决党建和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底气和信心。实施党群服务阵地迭代升级行动,在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建成一批示范型阵地,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打造发展有为的红色高地。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