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统计,烟台黄渤海新区目前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47家,占烟台市1/3。这些企业长期专注某一领域,聚焦市场、技术空白,主动链接客户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成为黄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预备队,是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这些企业共同的“标签”。
在烟台恩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各项荣誉证书和发明专利。“快7年了,我们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就是致力于各类激光喷码机、激光打标机、激光清洗机和激光切割机等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在恩邦电子产品展示区,总经理于兆磊介绍。
大功率宽幅手持激光清洗机是新一代表面清理的高科技产品,是恩邦电子的拳头产品之一。产品采用高能激光束照射工件表面,使表面的污物、锈斑或涂层发生瞬间蒸发或剥离。因具有操作简单、清洗精准、安全环保、性价比高等优势,该产品吸引众多知名企业如中集来福士、东方电子等频频抛来橄榄枝,寻求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在2024年第六届烟台“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斩获铜奖,斩获2023年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大赛二等奖,并获得2023年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

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恩邦电子如今已成为集喷码机、智能一体化激光打标机、激光清洗机、激光焊接机和激光切割机产品研发、生产、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高等院所的深入合作,该企业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20项,服务企业300余家,激光产品市场占有率占全国5%、全省15%。“我们如果不自立自强,一心练就‘独门绝技’,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就不会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于兆磊说。
细数这144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虽各自的规模体量不大,但长期专注某一领域,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锻长板”,为重点行业领域“填空白”,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在烟台科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款海洋环境水质与赤潮浮标,经过多道工序后,最终将交付到客户手中。

“此款浮标同时获得山东省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及烟台市第六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铜奖。浮标集成了气象系统、海水环境传感器和数采通信系统,可以长期监测海洋水质状态,同时监测海洋波浪及海洋气象信息,用于海洋风暴潮、赤潮暴发前的预警工作。”科勘海洋总经理葛亮介绍。
科勘海洋是一家集海洋监测设备研发与生产、海洋环境服务和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于一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该企业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也是对企业在海洋领域创新实力与成果的充分肯定。
科勘海洋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和自身持续的研发创新投入,而这也正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公司成立不到两年,市场营业额已经突破千万。我们不断加大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研发投入,致力于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技术。”葛亮说,正是几年如一日的自立自强、自主研发,才让企业一次又一次打破技术壁垒,迈入发展快车道,朝“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初心不断进发,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渔业综合大数据溯源平台,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提高渔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将为渔业生产和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关键一环。在黄渤海新区,越来越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植于细分领域,在自立自强中实现创新引领,使得企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进而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同时,黄渤海新区也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了一批代表性强、引领作用明显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长远来看,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梯队,分级分类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推动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