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松山街道:移风易俗新风尚 孝老爱亲非遗游

栖霞发布 2024-11-25 10:29

  为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松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非遗体验馆,为老人们平日里闲暇游览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好文化,要挖掘”打造非遗展示馆

  松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加大对非遗项目挖掘和梳理,依托公山后村环长春湖的优越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了一处集非遗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研学、文旅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并免费对群众开放。该基地展区分为匠心启航、匠心独具两个展室,展示了麻编、草编、柳编、棒槌花编、灰豆腐、花饽饽、剪纸、针织品、葫芦雕刻等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最具松山特色的非遗文化作品。

  “不仅能看,还能用”体验非遗零距离

  公山后非遗馆对每一处的非遗产品展览都非常重视,侧重于打造“场景化”呈现、“沉浸式”观展体验。花饽饽、艾草枕头、麻编台灯,贴近生活的几件产品就把展厅打造成一个“家”的场景,让松山非遗的各类家居产品自然融入其中,打破人们对非遗产品只能用于观赏的固有认知,让老人们在闲暇时刻游览非遗馆,感受老物件。

  “不仅能看,还能学”手作非遗新亮点

  在二楼的非遗体验区,街道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手艺人,馆内非遗传承人广收学徒,免费传授非遗技艺。公山后非遗馆探索“非遗+”动态传承发展模式,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老人们在非遗馆学技艺、赏美景、购非遗,公山后非遗馆渐渐成为老人们的“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下一步,松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打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游乐场所,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