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1月19日讯(记者尉欣 摄影报道)发展托育机构,为的是帮助新手爸妈普惠育儿,服务对象也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但上周日社会广角栏目曝光了福山区多所越界经营的托育机构,其中超范围招生、超前授课等行为普遍存在。接下来该如何引导合规经营,怎么整改违规机构呢?来看记者的追踪报道。

原本服务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机构,却在全力招收3-6岁学前儿童,课程设置更是五花八门。

正规幼儿园成本高昂,生源被抢占,惨淡经营。

卫健部门给托育机构备案,但面对违规经营却没有处罚能力。
节目播出后,记者联系到福山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福山区备案的托育机构增至21家。正规托育机构纳入监管系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淘汰条件不符的经营单位。

为了让家长在选择学前教育机构时少走弯路,卫健部门采纳了幼儿园的公示建议。

据了解,福山区卫健部门每年都会联合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市面上的托育机构进行检查,其中有多家机构在“超范围经营”一项中被查出存在招收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面对这种情况,单靠卫健部门难以彻底改观,只能寄希望于多部门联合整顿。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烟台市卫健、教体、市场监管、消防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托育机构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门负责监管治理这种招收3-6岁的“托育+幼儿园”类机构。

那么,实际操作中《学前教育法》能成为整改托育机构超范围经营的依据吗?

采访当天,记者没能进入福山区教体局,截至发稿前,也没有收到福山区教体部门关于托育机构的相关回复。我们栏目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