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

烟台日报 2024-11-14 14:27

三年前出差成都,办好入住手续的当晚,数人去逛著名的宽窄巷子。路上,我忽然想到一则谜语,谜面是“让他三尺又何妨”,打一成都地名。

谜底不难猜,就是“宽窄巷子”,而谜面来自著名的《让墙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一首《让墙诗》,传诵数百年。

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让墙诗》虽仅一首,但传说却难以尽数,且故事如出一辙,差别仅在“让他一尺”和“让他三尺”。比如,黄县城(今龙口市东城区)过去便有一条“仁义胡同”,我曾专门前去探看。这条窄得几乎只容一人通过的小巷,却有着广为人知的传说。

传说晚清时期,豆市街上王、李两户毗邻而居。一日,两家因界墙发生争执。王家父亲在朝为官,其子遂修书一封,求父在京托人,打赢这场官司。可王父回信道:“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哪里还有秦始皇。”王家儿子见信,自感羞愧,遂主动退后一尺,并将墙垒好。李氏见王家让步,也让出一尺。这样,一条二尺宽的“仁义胡同”便形成了。

这样的“仁义胡同”,掖县(今莱州)也有一条。据《老黄县》一书说,明嘉靖年间,掖县城东门里大街住着两户人家,东邻名方岳,西舍叫姜廷宝,这两位是同科进士,后来分别在浙江和陕西做参议。有一年春天,因方家盖房占了姜家一寸墙基,两家人发生了纠纷。姜家写信给姜廷宝,让他借官府的势力压压方家,谁知姜廷宝回信写了一首诗:“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他一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姜家见信,就主动让出一墙。方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一墙。从此,方家与姜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胡同,人们将其命名为“仁义胡同”。

“蓬黄掖”并提由来已久,既然黄、掖皆有“仁义胡同”,蓬莱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人们在蓬莱又听到了“义和弄”的故事。

今蓬莱紫荆山街道办事处石岛社区,有一条宽约一米的小弄,名曰“义和弄”,其名源于一段故事:古时,今义和弄一带住的大多是官宦和富裕人家。有一次,两邻居盖房砌院墙,为地界发生争执,互不相让,于是告到县衙。因两家都很有势力,县官一时不好定案。其后,其中一方捎信给自己在朝为官的儿子,让他出面干预。儿子见信后,马上回了信,其母拆开一看,上书:“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一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母亲理解了儿子的心意,主动把院墙往里移,让出了一墙的距离。邻居为此深受感动,也往里让了一墙的距离。这样,两家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被后人称作“义和弄”的小胡同。

当然,《让墙诗》之所以家喻户晓,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故事有很大关系。清·姚永朴《旧闻随笔》中说:“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六尺巷’。”

张文端公即张英,他逝世后,谥号“文端”。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两家互不相让。张家人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回复“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看罢书信,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见此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长约百米的巷子。

也许有人会说,《让墙诗》和“让墙”故事,版本虽多,源起难考;流传虽广,真假莫辨。可我要说,“六尺巷”也好,“仁义胡同”也好,其背后无不塑造着中华民族性格的谦和处世哲学,滋润着中华儿女心灵的礼让为先理念。

正所谓:数尺窄巷,宽和街坊;百米胡同,文化悠长。(张铁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