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时20分
烟台迎来立冬节气
“立”为始,“冬”为终
这是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中
秋天向冬天缓缓递上接力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看天气
立冬是全年降温最猛的节气,全国型寒潮也会频繁出现,此时霜冻线将向南推进至江苏南部、安徽南部至湖北中部一线。北方大部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寒意愈发明显,入冬进程也明显加速,陕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南大部、苏皖中北部都会陆续迈进冬天的门槛。
除了降温,冷空气还会带来更加多样的降水,如雨、雪、雨夹雪、冰粒等。华北地区可能会在立冬时节出现初雪,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青海、甘肃等地需警惕强风雪影响。
冬季版图加速扩展的同时,秋天的前锋也向南推进至华南地区。此时,西南大部、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秋意正浓,不过昼夜温差会逐渐拉大。
而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一带,仍然是一派夏日风光,部分地区白天最高气温会接近30℃,热意犹存。

立冬养生
立冬后养生防病以“敛阴护阳、养精蓄锐”为原则,注意防寒、补肾,为来年春季不生病、少生病打好基础。
在中医理念中,冬季是万物 “闭藏” 的季节,立冬后人体阳气会顺应自然而潜藏于内,加之风寒邪气更盛,人们容易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人体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还容易化生痰浊、瘀血,导致脉络不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系统损伤等。
立冬后白昼缩短、黑夜延长,人体也应顺应这种昼夜变化。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够养阴气,宜待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活动,从而避免寒邪侵袭人体;运动时不宜大汗淋漓,以防损伤阳气和津液导致来年春季容易生病;应注意头、颈、脚等部位的保暖,出门可戴上帽子、围巾等;睡前用热水泡脚,还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邪,调节脏腑功能。
冬季补肾可以增强人体的“先天之本”。立冬后可适当增加羊肉等温热性食物摄入,还可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以补肾壮阳;同时,冬季气候干燥,宜适当搭配山药等滋阴润燥的食物,还可将梨与红枣等温热食材一起炖煮食用。此外,宜尽量少吃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防止脾胃运化功能失调。
诗词中的立冬
冬天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烟海e家 综合新华社、中国天气网、胶东在线、记者 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