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秋月梨 长成“致富果” 莱阳谭格庄镇创建农业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梨乡莱阳 2024-10-21 09:09

  莱阳谭格庄镇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创新运营思维,强化品牌建设,从2002年国内第一代秋月梨品种,在莱阳谭格庄镇试种,到2024年“谭秋月”品牌诞生,闯出一条依靠传统农业升级助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创新之路。目前,全镇秋月梨种植面积达14000亩,种植户5000余户,年产量4万余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海内外国家,年销售额3亿余元,百姓实现增收,户平均年收入达10万元。

  一、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构建“1+10+N”组织体系,“1”即镇党委,“10”即镇内10个水果冷藏企业,“N”即各秋月梨主产村党支部。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和产业发展联盟,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为组员,每月按时召开工作例会,定期通报秋月梨产业发展规划、销售储存、品牌建设等进展情况,共商共议谋发展,协同推进求实效。二是用好骨干队伍。切实发挥党员干部、骨干“头雁”领航能力,定期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提高党员综合素质的同时,积极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打开以才促产的乡村振兴新局面。西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仕军带头不断探索秋月梨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建设秋月梨苗繁育基地,年培育秋月梨树苗30万颗,辐射带动西崖后、北罗家疃等21个村4000亩秋月梨种植。三是坚持规划先行。邀请杭州未景科技有限公司对乡镇发展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反复严密研究、不断论证可行性,确定了全力塑造农副产品“金字招牌,以点带面推动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以打造“谭秋月”、“谭冬莓”品牌为核心,培育农副产品加工、农家乐旅游等产业,着力建设品牌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善、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乡镇。

  二、品牌培育,推动乡村振兴转型升级。一是统一供应标准。针对“谭秋月”种植、收购、包装、销售标准等达成统一意见,经过层层筛选,将10家企业确定为谭秋月供应企业,保障“谭秋月”在供应端的品质统一。二是加强品牌保护。注册“谭秋月”品牌商标,设计品牌logo 、外包装、塑封纸、专用贴纸并申请外观专利保护,保证谭秋月的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有效防止“以次充好现象”发生。三是打通销售渠道。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链条,线上注册“谭秋月”销售小程序,对6枚果王、8枚大果2个系列进行集中售卖,与邮政公司、顺丰公司签署爱心助农公益行动框架协议,降低运输成本,最大化让利于果农;线下打造“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精品水果店”销售路线,与大润发、家家悦等6家商超达成销售协议,与青银商场达成合作销售协议,现单品累计销售额达60万元。

  三、融合发展,凝聚乡村振兴强劲合力。一是打造宣传矩阵。牵手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制作《同心协力打造“谭秋月”金字招牌》《谭秋月寻人启事》《谭秋月的故事》等系列视频,累计观看人员超30万人次。创新策划宣传案例《全网寻找谭秋月》,吸引了《老虫说事》自媒体和《齐鲁晚报》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与山东省创客协会合作,以“谭秋月”产业发展为主题,开展“华丰数科杯”齐鲁高校乡村振兴创新创意竞赛,提高谭格庄镇秋月梨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二是推动品牌升级。以“谭秋月”为开端,打造“谭乡优品”带动下谭秋月、谭冬莓、李家沟有礼等谭格庄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盘活闲置资产3处,引进秋月梨、草莓深加工企业及文化输出,与读者书店等8家文化组织签订农业产业研学游框架协议,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聚焦人才振兴。牵线与青岛农业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共建秋月梨繁育基地,协助引进专家人才2人,引进大学生3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种植户,对合作社领办人、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举办针对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和返乡创业人员的电商创业实操培训和专题培训3期,提升乡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为谭格庄镇特色农产品推广积蓄人才力量。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