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平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把提高案件质量作为工作重点,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法援案件,打好提升案件质量组合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弱势群体点,紧抓特殊保护线,增强社会关怀面
将农村高龄、失能、失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妇女和残疾人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力争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持续开通法律援助“快速通道”,落实“一站式”和“四个当场”法律援助服务,对涉农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零等待”“预约上门”“点援制”等便民措施。2024年至今共受理妇女法律援助案件95件、未年人7件、农民工101件、老年人130件,受援人满意率100%。
强化技能培训点,构建质量提升线,拓宽服务创新面
优化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结构,确保参与法律援助的律师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定期召开业务培训会,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同时聚焦法律援助案件中的新法解读、实务操作、证据规则、庭审技巧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提升办案律师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完善监督机制点,强化质量监控线,扩大监督参与面
加强案件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要求,重点围绕访质量、访作风、访效果三个要素常态化开展案件监督工作,将监督贯穿法援案件办案全过程,通过开展定期抽查、庭审旁听、案卷检查、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回访受援人等多种措施,对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办案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指导,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加强对案件材料的审查,确保法律文书质量,减少差错率。
规范案件格式点,严控文书质量线,促进司法公正面
按照《烟台市法律援助文书格式》要求,对约见受援人谈话笔录、诉讼风险及法律后果告知书、会见笔录、庭审笔录、法律意见书等法律文书开展应用范本整理,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要求和办案程序规范细化落实到办案格式范本中。严格执行“一卷一评、每卷必评”评查制度,严格按照《司法部民事行政法援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对案卷进行全面体检打分,详细记录问题并确定案件评查等次,推进实施法律援助案件卷宗模板化、标准化管理。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