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渔家人的幸福光景 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大钦岛渔家风情

烟海e家 2024-09-23 09:39

烟台融媒9月23日讯(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烨 摄影报道)秋分至,丰收时。当秋风掠过海岛,渤海深处的大钦岛乡又捧出了一年“晒秋”晒出的好颜色。

在大钦岛乡,海岛的秋色,从未藏着掖着,在村头广场、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明艳艳的小红虾,亮晃晃的鲅鱼米,俨然就是一幅天然的丰收画卷。与大陆上晒秋的五谷香甜不同的是,海岛上晒的是大海的鲜味,是海洋与阳光馈赠的特色秋日浪漫。

说到底,大钦岛的渔民们是闲不住的。9月伊始,开海捕渔忙,出海带回了一船船鱼蹦虾跳。趁着秋高气爽,晒制渔获、储物过冬是一直以来沿袭下来的习惯。天气晴好,出海的渔船开足马力满载渔获驶回渔港,渔嫂们接过一筐筐小红虾,直接上灶焯水煮熟,不一会儿左邻右舍都将小红虾铺满了自家门口的晒场上。瞬间,岛上就溢满了来自大海的丰收味道。

“刚拉回的虾,纯天然晾晒,用不了多久就干了,包饺子、包包子、包个韭菜篓,特别鲜美。”在大锅灶台翻煮红虾的赵拥军大嫂说。

晒的是鱼虾,晒的更是生活。晒红虾的时候,渔家大嫂成为捡海米的主力军。一把椅子,一个簸箕,守着堆成小山的海米,挥着簸箕筛去虾壳,双手交替分拣杂质,“唐莉啊!你看咱今年的海米多好,晒干了抓起来就可以吃,来尝尝。”大钦岛乡南村杨美兰大嫂照看着小外孙,手上的活计也不停。

日落时分,晒好的红虾被收拢起来,干透的红虾随着扫帚“唰唰”起舞。这种从海里来的“米”,味道和它的形状一样,紧紧勾住你的舌尖,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金钩海米”。

除了让人唇齿留香的金钩海米,大钦岛人的晒秋,可谓是种类繁多,鲅鱼、鲐鱼、针良鱼、马面鱼、鲫鱼、黄鱼都可以用来晾晒。晒鱼米可不是一件容易活儿,新鲜的鱼,经过清洗、撒盐、蒸煮,在网兜上铺陈开来,两面翻晒。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新鲜的鱼米香成为渔家院落独有的生活气息。“鲅鱼真鲜啊,就这时候晒最好了,晒个七八成干,就放冰柜里冻着。”大钦岛乡南村的肖大叔尝了一块半干的鱼米,道出了晒米的“秘籍”。

海岛秋季习俗多,尝秋与晒秋齐上阵。鱼米和海米的烹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充实在海岛人的餐桌上。鱼米可以直接上锅蒸熟,鲜香无腥味;炒菜煮大面的时候加入其中,能提升整道菜、面的味道。海米不论是烧汤还是做菜,既提鲜又补钙。“鱼米就得配上芸豆,炒出来那个味啊,老鲜老鲜啦”“岛里鱼米下的大面,顶级的鲜”钓鱼归来的唐家东大哥对海鲜特色菜肴的做法可谓如数家珍,时不时亮出一手,与亲朋好友围桌共享秋日美食,品味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

山海依旧,风味不改。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和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海岛渔民晒海带、晒鱼、晒秋的场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晒”字诀渐渐演变成一种原生态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观海品鲜的同时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渔家风情。渔家乐业户夏天接待游客,秋冬忙海鲜加工,原汁原味的美食在丰富自家一日三餐的同时,也通过便捷的物流发往祖国大江南北,丰富着城市的餐桌。晒秋的习俗,是对海洋文化的传承,也晒出了渔家人的幸福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