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9月23日讯(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王帮高 仲玉平 摄影报道)秋分,天已微凉。东方泛起淡淡的白光,一层薄雾弥漫在天地之间。
在莱州市驿道镇泥河子村,大姜种植专业户“张姐”张金凤已经起床。简单吃完早饭,丈夫刘吉云便到院子里收拾准备用来装大姜的筐子。
出发,向着10公里外
“收姜是大姜生产过程中最劳累的活。”张金凤一边说着,一边检查收姜的农具。虽然是老姜农了,但是每次收姜,她都格外仔细,就像进考场前的考生,将器具一样一样检查完毕,放到平板车上,“现在卖的是鲜嫩的红芽姜,皮薄肉脆,一不小心就折断了。”
说话间,相约一起到地里收姜的邻居们陆续到了。刘吉云将平板车发动好,五六个人便一起出发了。他们要去远在10公里外的平里店镇艾坡孙单村。在这里,张金凤承包了15亩生姜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当天,他们要到这里挖新姜,还要送到附近的洗姜场进行清洗,然后才能卖给收购商。
六人一天挖两车红芽姜
走了半个小时的路,他们到达了平里店镇的姜地。天尚未全亮。张金凤几人在6点前下了地:男工们掘地松土、拔苗起秧,女工们清理土渣、剪苗装筐。
“我们六个人上午花费3至4个小时,能收获1分半地的姜。”张金凤说。
说话间,刘吉云动作麻利地把红芽姜从土里铲出来。
淡黄色的姜皮、粉红色的姜芽,红芽姜与普通黄姜相比,纤维少、更加鲜嫩、根茎肉色蜡黄,单株根茎重可达500克左右。普通黄姜一般要到霜降前后才能收获,红芽姜通常要提前1个月上市。作为老姜农,张金凤深知错峰销售对于农作物销售价格的重要性。在15亩的大棚里,她每年都特意种植3至5亩红芽姜,其余10余亩地则种植面姜。
刘吉云告诉记者,普通黄姜主要是用作调味品,红芽姜则更像是一道“凉菜”。红芽姜口感清脆,从地里挖出来之后,既可直接食用,也可以凉拌或热炒,吃的就是个“鲜劲”。
张金凤家的平板车能拉28筐,算起来在1700斤上下。按照现场的市场价,每斤大约能卖4块2毛钱。
快到太阳落山时,他们的第二车红芽姜清洗完毕,收购商将清洗后的鲜姜入了库。
种姜的学问太多了
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夫妻俩议论起今天经销商给出的每斤4块2毛钱的价格,都很兴奋。因为这已经比去年同期的价钱高出了一块多钱。
说起种姜的讲究,张金凤打开了话匣子:“经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这里面的学问太多了!”几年前,她就参加过莱州市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专门学过大姜种植与科学管理的知识。
学会了,掌握了,实践了,成功了——张金凤却没有满足,因为和她一起种姜的很多农户还是按照老办法,质量和产量都上不去,张金凤有些着急。索性,今年从大姜播种开始,她就利用抖音平台进行地头直播,主要讲解推广她所掌握的各种种植新技术。
5月底,气温偏高,一些农户小拱棚里的大姜叶片出现卷辫子、烤黄叶现象,“直播间里不少人问我该如何处置?”张金凤说,“凭我多年的种植经验,很快找到了叶片发黄的病因,当即拍了一个视频发到网上,让他们注意放风排气、浇水降温。10天后,很多农户反馈信息说,这个简单的办法很有效果,多亏听了我的课。”
“‘张姐聊姜’的视频很接地气,我们老百姓看得懂,也爱看。”帮忙收姜的邻居刘嫂平时也喜欢看抖音,经常会刷到“张姐聊姜”的农技科普视频。“视频紧跟农时农情,第一时间将种植技巧及注意事项告诉大家。现在,‘张姐聊姜’就是我们姜民心中排名第一的‘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