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半生,搬进118㎡大新房

烟海e家 2024-09-20 09:59

编者按

金秋十月,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5年只是弹指一挥,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穿越75年时空长廊,烟台的脉动与变迁历历在目。75年春华秋实,记载了城市的繁荣昌盛,承载了几代烟台人的家国情怀与温馨守望,更见证了千千万万个“小家”的温情故事。即日起,本报推出《国庆75周年暨烟台沿海城市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通过亲历者的亲口讲述,重温城市演进的高光时刻,凝视定格在岁月里的“幸福印记”。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摄影报道

从一家六口蜗居13㎡的家属院,到如今住上118㎡的新房,王传荣一家从“有其居”到“优其居”,恰是烟台市民75年来住房地覆天翻的缩影。刚工作时,王传荣最大的心愿,是能有个自己的“小窝”,而今,三室两厅的新家、专门留给自己的书房,早已“梦想照进现实”。

以下为受访者自述

1965年,我们举家从淄博博山区搬迁到栖霞县,全家六口人挤在县委大院两间不足20㎡的平房里,晚上睡觉只能挤在一张床上,翻身都困难。那时小妹不到1岁,晚上经常哭闹,还时常有老鼠从床头窜过,一夜惊醒几次是家常便饭。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全家人睡觉不挤在一张土炕上。至于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想都不敢想。

“挤着睡”的日子,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1975年底,我以知青身份从蛇窝公社返城,正式成为一名纺织女工,下了夜班住在栖霞棉纺厂的女工宿舍里,一间宿舍里8个小姑娘,都睡在不到1米宽的上下铺,进出过道都得侧着身。虽然住得“挺紧巴”,晚上也常被下夜班的工友吵醒,但至少不用“挤着睡”,比小时候的家里,已经舒服了不少。

上世纪70年代,王传荣在一家六口居住的家

1981年,我结婚后终于等到了单位“分房”,搬进了栖霞棉纺厂一间不到13平方米的公管房,从当年举家搬迁,到终于有了“小家”,整整过了16年。虽然名义上叫个“家”,但除了一张双人床、一张饭桌、一个碗柜、一只五斗橱、一台煤气灶、一个水缸和两只凳子,再没有其他家具。由于空间有限,碗柜和五斗橱要紧贴墙沿,饭桌平时折叠放在床下,吃饭时才拖出来。

回想起来,那时的“筒子楼”是木门木窗,夏天西晒的日头照进来,晃得人睁不开眼,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冬天刺骨的北风从门缝窗缝里钻进来,穿着袜子都冻得脚冰凉。但冷和热都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麻烦,是每天必须要挑着两个水桶,到离家100多米的水井去挑水吃;平时上厕所,也要走老远去臭气难闻的公厕。而每天筒子楼里各家做晚饭时,只能在屋里生火炒菜,呛人的油烟熏得人不住咳嗽,整个天花板也染成了黑黄色。

2年之后,我被调动到栖霞黄金公司工作,不久就又一次赶上了单位分房的东风。两室一厅70多㎡的楼房,比住了3年的“筒子楼”宽敞了不少。以前最打怵的吃水和上厕所,也不再是问题:拧开水龙头就是哗哗的自来水,有了独立卫生间,可以自己烧水洗澡。不久,单位又开始自筹供暖,家家户户都拆掉了客厅里黑乎乎的炉子,全部安上了银闪闪的暖气片。做饭也告别了煤油炉,用上了液化气。

住在栖霞黄金公司家属楼的日子里,王传荣家

以前住筒子楼时,家里来了客人只能坐在床上,而从搬进新家起,宽敞明亮的大客厅,也让家里成了亲人逢年过节吃团圆饭的首选。之后几年,我和孩子爸爸攒了点钱,就寻思着把家里添点物件、重新装修。1987年,家里装上了电话;随后又砸掉了已经有些“过时”的火炕和灶台,把阳台包了边,家里铺上了深红色的地毯,贴上了米黄色的壁纸,还用三合板包了踢脚线。同时,家里还买了三洋彩电、录像机和冰箱,家里的电视柜、衣橱也都“鸟枪换炮”。

1987年,王传荣的家里装上了电话

1994年“房改”开始,我们花了1.4万元买下房子,领到了鲜红的“房本”。1998年我们又拆掉了已经过时的地毯、壁纸,刷了乳胶漆墙面,地上贴了瓷砖,这也是搬进新家后,我们两口子对房子的最后一次“折腾”。

这栋房子,我们一家人一住就是37年,见证了我和孩子爸爸从青年直到老年,见证了儿子考上大学、成家立业。虽然一家人住得挺舒坦,但毕竟房子也“老了”。几年前,客厅和卧室墙壁都开始渗水,暖气温度也一年不如一年。和我一样,它也该光荣退休了。

2020年,我和丈夫商量后,相中了一街之隔的新建小区,买了一套118㎡的新房。从前,那里是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的工具厂,如今,这里住进了很多老邻居、老工友,当年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如今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而我当年那个有自己房间的“小心思”,也终于实现,孩子爸爸特意将一间次卧改成了书房,我平时练字、朗诵,都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打扰别人。

2021年搬进新家后,王传荣有了自己的书房

刚参加工作时,有了第一个小家的时候非常知足,但谁能想到,也就一眨眼的工夫,现在能住得这么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