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

黄渤海新区 2024-09-09 09:33

  从工业机器人到工业互联网,从无人大飞机到深海网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催生出产业发展新方向。未来产业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的战略选择。

  随着烟台黄渤海新区对未来产业的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正在科技新赛道上加速前进。那些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深海开发等“科幻”名词背后的未来,正逐渐照进现实。

  争先  抢抓发展主动权

  “这辆近7米长的转播车,搭载着8K摄像机、8K编解码器及录像字幕系统,如同一个微缩电视台,不仅能快速完成现场制作等多项任务,还可实现超高清视频的制作和传播。”近日,夏普超高清产业研究院研发人员向笔者介绍,这是全国首台8K小型转播车。

  “8K超高清”是元宇宙产业的重要支撑,元宇宙产业则是全区发展未来产业的代表之一。近年来,黄渤海新区迅速行动、加大布局,引入上下游企业20家以上,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赴北京对接中央电视台,拜访首个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计划在电竞品牌赛事落地、虚拟现实应用场景、电竞人才培养和认定、元宇宙和电竞创作者经济企业引进、8K超高清应用等方面,打响城市未来产业IP。

  “发展未来产业是抢抓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明石创新集团董事长助理陈新生介绍,作为元宇宙产业的支柱之一,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就锚定半导体行业,今年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功能性半导体,该成果为高性能电子器件带来了全新的材料选择。

  陈新生坦言,黄渤海新区半导体行业行稳致远,离不开政策的多维度帮扶。在多年来规上企业认定以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中,明石创新得到了实质性帮扶。

  自身发展所需、市场需求增长,加之政府部门强化支持力度,使企业积极投身未来产业。相关数据显示,全区从事人工智能、光电传感、芯片、半导体等未来产业的企业数量不断上升。

  向新  攻占技术制高点

  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产业具有技术上的颠覆性和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是未来企业竞逐新赛道的主要“打法”。

  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正与制造业产业“共同进化”。“人工智能的落地,必须与制造业场景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是多方面的。”艾迪精密相关负责人曹广宇表示,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将工厂进行数智化升级,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开辟出新的商业模式。

  同时,致力于前沿技术探索的人工智能企业,将“落地”摆在优先位置。以山东渤聚通云计算有限公司为例,其自主研发的聚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获得了国家级试点示范。该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监控、精准触达、有效防控,重点聚焦化工、生物医药、食品以及装备制造业领域,目前已助力3000多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促使产品产业化对企业来说很重要,一定要有实质性产品产出、投入市场。”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求效  走好产业发展路

  无论是赋能传统产业还是推动产品落地,未来产业都需要技术、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的密集投入。

  黄渤海新区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全区已构建形成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主导产业,正在加快培育新型储能、特色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时下正火热的低空经济正如此,全区完备的“三航”制造产业体系为此提供了优渥的发展环境,在机械、电控、液压、材料等制造环节,与“三航”制造领域有很强的复用性,可就地转化为配套体系。例如,芳纶纸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制造,而泰和新材正是芳纶纸基材的供应商。

  再如,黄渤海新区正在快速抢占的光电产业发展新赛道。目前,全区拥有产业链重点企业3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家,开发了8微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OLED红光材料等多项打破国外垄断和市场占有率的国内首位产品。

  在各类创新要素和精准服务的加持下,未来产业上不少企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科技企业涌现,全区未来产业发展值得期待。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