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顶安装几块板子,每年能有那么多收益?”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衙前村村北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当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刚刚建好时,周围的乡里乡亲们围成一团,远远眺望着一块块板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个发电组件都闪闪发光。

这是黄渤海新区首个“光伏+污水”发电项目,镇政府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后,决定利用污水处理厂的空闲场地,协调黄家店村、上营村、潮水一村等5个村,共同建设了光伏发电站。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发电优先供给污水处理厂生产及周边五个村的生活用电,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的用电成本,余电还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该项目运营管理员介绍。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厂是“用电大户”。如何将“用电大户”变为“发电高手”?该项目采用了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屋面+池面轻型门式刚性支架光伏”的安装形式,对水池上方有较强阳光反射的区域布置双面组件,极大提升了发电效率。

“每天晒的太阳还能用来赚钱呢!”更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光伏发电项目所带来的可观收益。项目运营至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万元。
“光伏发电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具有风险小、易管理、收益稳等优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是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潮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既要发展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产业,也要多方探索增收的好办法,只有村集体经济强了,为民实事才会更好更快地落地。”
近三年来,潮水镇鼓励村居抱团发展产业项目,已整合各种扶持资金700余万元,在农机大院、村委会屋顶等各处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能带动村集体增收130余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余吨。

下步,潮水镇还将继续因地制宜推动全镇光伏发电项目总体规划,在激活内生动力、优化管理和提升效益上下功夫,持续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