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咱家这几个插座先别用了,线头都露在外面,一通电闪电火花,很危险啊!我们过两天来给您换新的。”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五十里堡村民家中,适老化改造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指着屋里的插座,对赵恕年老人说。
适老化改造工作组是为落实为民服务实事项目专门成立的临时项目组。该项目组承担了全区涉及适老化改造项目的3个镇街、66个村居165户特殊困难群众家庭适老化的改造任务。
截至目前,除施工改造工程外其余项目均已圆满完成。“我们最多的一天跑了近200公里,人均步行3万多步……”回忆起几个月来走街串巷的摸排和安装配送过程,工作人员刘本江自豪地说。
返程路上的“三方会谈”
3月中旬,工作组带着各镇街汇总来的208份适老化改造意向名单,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入户评估工作。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3名工作人员分成了2个评估小组,分头行动,对每个适老化改造家庭进行实地走访,确保出具的每一份改造方案都能给老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改造前
改造后
“大爷,在炕头上给您装个床边扶手吧!”“阿姨,咱这个门槛改个平吧,进出方便一些。”“姑娘,能不能给我配个带座位的小推车,我去赶集就方便多了。”……面对老人的需求,大家都一一地记录下来,每到一户都会对需要评估改造的位置进行拍照,写下个人的想法,再结合老人的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要素量身制定适老化改造方案。
改造前
改造后
每天返程的路上就是三个人一天的工作总结时间,被戏称为“三方会谈”,大家会分享各自走访家庭的所见所思,自发地在车上交流当天的走访评估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相互传阅手机里的照片,一起研究讨论解决方案。
两个多月下来,“三方会谈”成果丰硕,超过90%的改造方案都是在返程路上研讨确认的,采购需求也每天同步更新,确保在评估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启动采购程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后期辅具配送和工程改造赢得了时间。
“这个机器太好了!”
6月中旬,适老化改造工作进入了辅具配送的关键阶段。为了能让适老化改造尽早惠及每一位老人,工作人员顶着高温烈日每天穿梭在各个村里的大街小巷,上门入户,进行线路改造、设备调试,安装辅具,风雨无阻。
富阳李家村72岁的赵大妈,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要每天照顾四肢先天残疾的女儿。入户评估时,老人说随着年龄的增大,近几年对闺女的搬搬抬抬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每年夏季对她和女儿来说都是一场考验,简单的翻身、上下床等动作,两个人都会大汗淋漓,更别说出门乘凉。
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及时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调整,为她们配备了搬运失能人员的移位机,并现场演示,教给她们操作。当看到移位机轻松地将女儿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时,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含着泪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个机器太好了,我们以后也能天天出去乘凉了。”
从实际问题入手,从老人的身边小事出发,用“小改造”解决“大问题”,这就是适老化改造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虽远必达的“民政快递”
“这是最远的一户,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户。”刘本江回忆。谈起适老化改造工作中的各个家庭,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只要说出人名,他就会告诉你这个人是哪个村的,该怎么走,家里什么情况。
他说的这户家庭是潮水镇接夼段家村的段大叔,老人今年68岁,因病长期卧床,老伴年岁已大,在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上也有着很大的难度,老人身上已经出现了褥疮,特别是进入夏季、天气变热,排汗增多更增加了老人的痛苦。“之前也请人帮忙在网上看过护理床,结果不是因为价格太贵就是因为快递无法送达而被迫放弃。”
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在向上级汇报后,特事特办为老人紧急调拨了全曲护理床、防褥疮床垫、翻身辅助器,并且自费为老人购买了部分护理用品等。当物资送达时,老人追着问,“你们是哪个快递?床都给送上门还管安装。”大家开着玩笑跟老人说:“我们是民政快递,风雨不误,虽远必达。”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近年来,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始终把办好为民实事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尤其在适老化改造、社区食堂和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上下功夫,着力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居家照护压力,真正实现了社区、居家的“小改造”托起老人和家属的“大幸福”。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