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给你们讲讲我的故事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07:28

  大家好,我是嫦娥六号,过去这一周,相信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但我没想到的是,我发布的第一条月背“挖土”的状态,就有40多万人点赞。很多人关心我的地址怎么改成月球的,可是我真的是在月球啊,距离地球38万公里呢!

  5月3日 海南文昌

  故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发射那天,暴风雨说来就来,很多观众也是撑伞观看。但这点风雨难不住我,发射入轨非常顺利,不过就是为了挖点土,要走的路实在太长了点,足足飞了30天。在飞行过程中,我一分为二,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在太空等待,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准备降落。

  5月3日17时27分 海南文昌

  降落在月球背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此前就有好几个国家的探测器着陆失败。月球背面就是月球背对地球的那一面,这里是通信盲区,我只能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与地球联系;月球上也没有大气层,从15000米的高空降落,没法通过降落伞减速,只能靠发动机反推力减速。高度逐渐降低,我携带的像这样的各类敏感器也开始工作,避开大小障碍物,精准识别降落点。

  6月2日6时23分 “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

  三二一!四条着陆“腿”稳稳落地。怎么样?是不是比体操运动员的落地动作还稳。

  带大家欣赏一下月球背面的风光吧。大家看看我拍照的技术怎么样?这是我拍的月背大图,拿走不谢!

  我着陆的地点在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这里是月球表面最大、最深,而且最古老的盆地。在此之前,人类进行过十几次月面采样返回,都是在月球正面,其中也包括我的前辈嫦娥五号。而我,是第一个能够在月背挖土的探测器,挖取的还将是最古老的月壤,科研价值极大。这不仅是挖土,简直就是“挖宝”啊。话不多说,赶紧干活!

  首先是在一个固定点位“钻取”,用一个长长的钻头伸入月面,采集有一定深度的月壤样品,并保持好一层层的顺序。随后是在多个点位“表取”,这就得靠我的挖土神器——3.7米长的机械臂了,它末端的采样器既能一铲一铲地挖取月表土壤,也能抓取大尺寸的岩石,功能非常强大。

  你也许会问我,我在月背工作靠什么供电?这段时间,太阳正好直射月球背面,所以我刚好可以靠太阳翼帆板发电。

  言归正传,“表取”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但当容器要装满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不过是惊喜,不是惊吓。采样器巧合地挖出了一个神奇的汉字。你感觉如何?我看“中”!

  对了,还有一个惊喜要展示给大家。这可不是一般的国旗,而是将地球上的玄武岩粉碎、融化又拉成细丝,然后纺线、织布制作而成。之所以使用玄武岩,是因为月面上的玄武岩含量丰富。未来中国要建月球基地时,可以把玄武岩当作材料。

  样品采集完了,国旗也展示了,来一张自拍吧!你一定好奇是谁给我拍的照片吧?告诉你吧,不是外星人,是我带来的私人摄影师、一个小型机器人,它在自主移动后能帮我拍下照片。

  6月4日7时38分,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

  短短两天时间,我的上升器部分就要跟月球告别了,虽然恋恋不舍,但是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它要携带着人类第一份月球背面样品返回地球。当然,要返回地球,还要先找到在月球上方等待的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飞着也是飞着,再发条状态吧:“月球打工人正在忙着送快递,目的地:月球轨道揽收点。”

  6月6日14时48分 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两天之后,终于见到“轨返组合体”了。而与上升器重逢后,“轨返组合体”先是“握手”,然后再“抱紧”,最后的对接过程21秒完成。对接之后,最重要的月球样品也借助转移机构,通过一个狭小通道,被抓取到返回器内。至此,上升器完成了使命,传递月球样品的任务将由返回器接力完成。

  好了,完成工作下班啦!你们要的土特产已发出,目的地:地球,请注意物流信息哦。

  从周六算起,大概还得17天送达,收货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朋友们,我们地球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