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5月22日讯(记者 武峻平 摄影报道)今天上午,在《烟台市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正功介绍,坚实的工业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9722.4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利润总额居全省首位,为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印发《实施六大行动 聚力链式发展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力争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烟台工业体量,加快建设以五个显著增强为标志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一、聚链实施六大行动,提升产业链群能级。一是实施优质项目支撑行动。高标准推进“千企技改、千企转型”,精准实施“产业链条+集群生态”招商。二是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加力实施企业倍增培育计划,壮大规模以上企业群体,扎实开展融链固链专项行动。三是实施协同创新引领行动。加快产业创新平台沿链布局,促进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协同创新合力。四是实施数实融合赋能行动。实施“数个服务机构、双十供给应用标杆、百家服务数商、千企首席信息官、万企数字转型”数字化转型提升计划。五是实施园区承载提级行动。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群。六是实施要素资源保障行动。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补齐人才链、配强要素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产业增长动能。突出产业链式发展,围绕产业链项目、企业创新发展和规模发展、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及新质生产力培育等8个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对重点产业链领域引进的高端产业项目、重大创新项目等,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对属于标志性产业链新上或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5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完善服务推进机制,构建产业垂直生态。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产业链服务推进工作机制,优化“一办四组”组织架构和职能设置,一体推进工作谋划、招商引资、专员走访、督导考评等工作。由链长牵头推进,主责部门靠前主抓,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融合,构建产业链垂直生态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引导领建园区、关联园区明确定位,发挥产业链招商、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依托“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