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烟台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市中考招生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今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基本延续往年的政策。
一、考试时间:6月13日至15日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13日至15日进行,具体为:
二、考试科目:共14科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包括课程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
1.课程考试科目。分别为道德与法治(满分100分,按70%比例折算)、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说30分)、物理(满分100分,按80%比例折算)、化学(满分100分,按70%比例折算)、体育(满分100分,按60%比例折算)、历史(满分100分,按40%比例折算)、生物(满分100分,按40%比例折算)、地理(满分100分,按40%比例折算)、信息技术(满分100分,折算最高分为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安排在初四年级进行;历史、生物和信息技术安排在初三年级进行;地理安排在初二年级进行。信息技术科目实行上机考试,于4月22日进行。英语听说考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于4月25日-26日进行。体育考试由各区市教体局组织实施,于5月底前完成,四区由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组织实施,于5月10日-17日进行。
2.实验操作考试科目。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其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初三年级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初四年级进行。实验操作均采用等级评价的方式,于5月7日-9日进行,每科根据评价等级按一定分值折算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A等以20分纳入;B等以17分纳入;C等以14分纳入;D等以11分纳入;未参加考试的学生和成绩为零的考生为E等以零分纳入。
3.考查科目。分别是音乐、美术。由各区市负责组织实施,音乐、美术学科自测成绩作为毕业考查成绩,作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参考,不计入考试总成绩,于5月30日前完成。
三、考试报名:已于4月11日至14日完成
全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都必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往届初中毕业生不能参加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我市户籍和学籍的考生在学籍所在区市报考;既无我市户籍也无我市学籍的学生不得参加我市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我市户籍市外学籍的学生可回户籍所在区市报考;无我市户籍但是符合当地接收条件并在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和外商子女,可在学籍所在区市报考,在招生录取时应与当地常住户口学生一视同仁。
四、招生类别: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两大类
1.普通高中招生: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统一招生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招生办法,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学生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统一录取。自主招生由高中学校按照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体育或艺术特长的初中毕业生。
市属高中的统招生计划面向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和高新区四区统一招生,招生办法按照《烟台市市内四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普通高中招生办法》执行。烟台一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省有关规定执行,招生范围限定在本市范围内。烟台二中面向市内八区招收奥林匹克竞赛特长生。烟台三中面向市内八区招收物理强科培优特长生。牟平一中面向市内八区招收强基班特长生。
获批省、市级体育专项特色高级中学称号的14所普通高中,可面向全市范围招收具有获批项目专项特长的学生;获批市级艺术特色学校称号的11所普通高中,可根据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需求,在全市范围内招收艺术特长生。
获批省、市级体育专项特色高级中学的学校及项目
获批市级艺术特色学校称号的普通高中学校
烟台二中、烟台三中、莱山一中、牟平一中、牟平育英艺术中学、福山一中、海阳一中、蓬莱一中、龙口一中、招远一中、开发区高级中学。
民办普通高中要全面落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不得跨市招生。
2.职业学校招生:“3+4”本科(“3+4”中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职教高考班、“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联合五年制、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师”(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高等师范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三年制中职和技工学校)。
五、招生计划:另文下达
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总数5.12万人。按照职普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高中教育发展和中考招生实际,持续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在充分考虑各区市初中毕业生数量、高中阶段资源状况和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确定全市2024年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将另文下达。
六、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等级制评价
采用A(优秀)、B(合格)、C(不合格)三个等级来评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A等级的学生数量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35%。对学生判定为C等级时应慎重把握,原则上只对存在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给予C等级。
七、成绩查询:6月28日可查询
初四年级考生6月28日上午8:30可采取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烟台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平台和“爱山东”APP烟台分厅三种方式查询成绩。初三、初二年级考试成绩由学校通知考生本人。
微信扫描二维码查询成绩:
考生如对统考科目成绩有异议,可于6月28日16时前申请复核,逾期不再受理。我市自2015年开始采取网上阅卷形式,网上阅卷避免了手工处理数据可能出现的失误,提高了阅卷质量和效率,从2015年到2023年,历年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经核查成绩全部正确,无一出现失误。
八、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四个阶段
1.志愿填报时间:7月7日8:30至7月8日17:00。考生凭学籍号和密码,通过互联网登录烟台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平台填报志愿。考生完成志愿选择后,要点击“提交保存志愿”按钮,显示成功后按退出按钮正常退出。志愿成功提交后每名考生只有三次修改机会。考生填报志愿以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填报(修改)确认的信息为准。网上填报志愿完成后任何人不能再进行志愿修改。如原登记的联系电话有误或已更改,考生填报志愿时需重新登记联系电话。
7月9日(即填报志愿结束后次日),考生须到原就读初中学校打印志愿确认表,由学生和家长签字后交原初中学校。如考生未到校进行志愿确认,不能参加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或家长填报,不得由他人代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误导、阻碍考生自主选择志愿。
2.志愿设置与录取。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共分为四个阶段。市教育局统筹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分阶段依次录取新生。录取工作由第一阶段开始依次进行,已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能参加下一阶段录取,也不得改录。
第一阶段为“3+4”本科(“3+4”中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和中等职业学校职教高考班,考生可选报其中1个院校。录取时间为7月10日至11日。
第二阶段为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具体方法参见本区市的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说明。区市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说明由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招生文件印制,随告知书一并发放给考生,供考生和家长阅读参考。录取时间为7月13日至18日。
第三阶段为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联合五年制、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师(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高等师范教育),包括提前批、普通批和普通批征集志愿。录取时间为7月19日至28日。
(1)提前批志愿。五年制高师和五年制高职有面试要求的专业为第三阶段提前批志愿。考生可选报1个院校志愿及1个专业志愿,报考考生须参加面试。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将按成绩和招生计划1:1.2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名单,面试名单在填报志愿网站公布。面试工作由招生院校组织和实施,面试时间为7月19日至20日,具体面试要求请咨询相关院校。录取时间为7月21日至22日。
(2)普通批志愿。其他五年制高职为普通批志愿,考生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录取时间为7月23日至27日。
(3)普通批征集志愿。第三阶段普通批设征集志愿,考生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征集志愿公布缺额计划、志愿填报及录取时间均为7月28日。
第三阶段普通批志愿、征集志愿均为顺序志愿。
第四阶段为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三年制中职和技工学校),设1个学校志愿及3个专业调剂志愿。录取时间为7月29日。
3.自主招生。普通高中学校结合学校特色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招生办法,在7月1日-6日进行招生。学生自愿报考,本人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学校现场报名。学校依据公布的自主招生工作方案对通过审核的考生进行综合考评和特长测试,确定拟录取名单,名单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在高中学校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公示3天,公示无异议,由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考生可登录烟台教育网或学校网站(公众号)查询相关学校的自主招生办法。
九、温馨提醒:注意密码设置,重视志愿填报
市教育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认真阅读《烟台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告知书》。要重视密码设置,按照要求保管并修改好密码。为方便提示考生,今年市教育局将继续通过考生登记的手机电话进行免费短信提醒,平台报名时预留的本人或者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务必准确有效。考生填报志愿务必慎重,因为录取工作按照阶段进行,凡被上一阶段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下一阶段的录取,不得改录和换录。随意、盲目填报志愿带来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对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考生要清楚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遵法守法,诚信考试。
十、积极推进中考改革:适时发布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学制特点和中考实际,探索在学科等级评价、指标生分配到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稳步实施中考改革,不断强化育人导向,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