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春耕农事忙。春风劲吹,莱山大地进入春耕好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在春天播下种子、辛勤耕耘,丰收必定如期到来。在万象“耕”新中,莱山区聚焦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农技赋能“新”元素,为春耕备耕注入强大动能。
眼下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南水桃林村酥梨进入了盛花期,洁白淡雅的酥梨花开满枝头,似雪海琼涛,给种植基地带来了春的气息和丰收的希望。
怎样才能增产?必须从技术攻关入手。
在梨花授粉的关键时期,为解决酥梨人工授粉、主要虫害防治、产量低且不稳的问题,莱山区邀请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开展梨园管理培训,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
“梨花花期短,一旦错过最佳授粉时间,会对早酥梨的产量产生影响。这两天的气温比较高,人工授粉可以更好地提高酥梨的品质和坐果率,为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陈学森教授正在向种植户讲解酥梨的授粉技巧。“山农酥梨、烟富苹果,陈教授团队的一批育种成果和种植技术在莱山示范推广,为我们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莱山区科技局负责人向记者说。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科技特派员带着种植户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解甲庄街道南水桃林村、院格庄街道崖前村等地,莱山区科技特派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围绕樱桃、梨、苹果等主导产业,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讲农业实用科技服务“及时雨”送到种植户的“一亩三分地”里。
自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莱山区建立“现场考察+结对指导”的讲解方式,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鲁东大学、烟台农科院等单位成立了由30余位专家的科技服务专家队,长期服务在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提供种植技术、品种选育、加工储存等综合农业科技服务,让种植户在“家门口”学技术,让高科技飞到山村乡野,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
“陈教授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讲得既‘接地气’又实用,给山农酥梨的授粉开了药方。”在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南水桃林村的祥隆酥梨种植基地负责人说。在科技服务专家队的帮助带领下,莱山区樱桃、羊肚菌等产业形成了争相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幅幅美丽的发展场景无不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正是有了科技力量的赋能,“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
下一步,莱山区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科技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缓解农业发展的实际诉求与科技创新成果之间不匹配,经营主体与科技研发者之间不能直接关联、不易有效对接的问题,使经营主体与科技研发者紧密对接,让产学研用快速融合发展。同时,围绕农业技术指导,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引进品种技术、推广绿色种植等方面下功夫,解决农户、农业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