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4月7日讯(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司继跃 孙中元 杨忠波 摄影报道)清明假期,102株海岸松、50株东北红豆杉、200株雷登柏和1390株新疆盐桦优良树种落户长岛北长山西嘴子山下。
据了解,此次栽种的1742株优良大苗皆为烟台市经过多年科研试验培育的造林新树种。造林种苗来源于2021年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承担的市科技发展计划研究课题。课题已于2023年完成验收、评价,其中珍稀濒危树种迁地保护技术达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本次造林采用挖钻机挖大穴,抽水机浇大水,海岸松、红豆杉和雷登柏采用土球大苗,以保障成活率达到行业标准。
烟台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引种黑松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要树种,形成了防风固沙的生态绿色屏障。如今,大部分黑松防护林退化严重,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问题严重,急需新的树种资源来丰富沿海防护林生态体系。长岛北长山西嘴子山为烟台市典型的海岛地貌,通过实施海岸松、红豆杉、雷登柏和盐桦造林,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海岸松、红豆杉、雷登柏和盐桦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生长规律,以及对松材线虫的抗性,为丰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