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所以,在调解离婚纠纷时,我大都秉持“劝和不劝分”的态度,尽量劝告夫妻双方“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作为一个“局外人”,如何在千丝万缕的夫妻矛盾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如何判断一段婚姻是真的走到尽头了还是暂时触礁?一起两年前调成的离婚案件,时常会让我在心里反复摩挲。
2020年春末,我收到院里转来的一起离婚案件,原告陈先生诉被告于女士要求离婚、分割夫妻共有财产。离婚主要理由是双方性格脾气不和,感情破裂,无法和好,不能共同生活下去了。
“为这点事儿就要离婚?”近4年的调解经验和直觉告诉我,离婚缘由可能不止诉状看上去的那么轻描淡写。
根据调解程序,我电话联系了原、被告。在和被告于女士进行沟通时,我明显感受到了她的茫然失措:“我俩感情一直很好,从不吵嘴红脸啊。”于女士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丈夫要“没事找事”,铁了心要离婚,就连陈先生的兄弟姐妹也都在劝阻他离婚,但是陈先生却坚决要走诉讼程序,于女士则一再请求我劝说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婚。
而作为原告的陈先生也道出了他想离婚的理由:“她根本就不关心我。”在电话中,陈先生表示,于女士嫌弃自己年纪大了,就连唯一的女儿也学会顶撞自己了,自己在家中根本没有地位,所以必须离婚,没有别的选择。
从案卷材料看,原告陈先生77岁,被告于女士63岁,双方均系再婚,共同生活已有40多年。这不禁让我陷入沉思:虽是再婚,但两人已携手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决定分道扬镳?我的直觉告诉我,事情肯定不像陈先生说的那么简单。
面对这对夫妻,我决定不直接进行劝解,而是先将陈先生约至调解室,单独询问离婚缘由。
原来,陈先生和于女士在结婚前都在同一单位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两人相识相知并产生感情。当时的于女士已离婚,带着4岁女儿独自生活,陈先生和其原配则生有一双儿女,因长期两地分居,感情比较淡漠。为此,陈先生向原配提出离婚,但其原配及家人都表示反对并极力阻拦。
为了能早日和于女士成婚,陈先生写了好几封信给原配妻子,在信中用尽了各种侮辱谩骂贬低刺痛人心的话,从而使他达到了离婚的目的。之后,陈先生撇下一双儿女和家人,带着50万元和于女士登记结婚。
“一切都有因果吧。”陈先生说,随着继女长大成家生子,家庭矛盾也逐渐显露,从前乖巧懂事的女儿现在随意便可顶撞他,女婿、亲家也不正眼看他,他付出大半辈子的心血在这个家庭,却最终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最重要的是,陈先生听说原配得了老年痴呆无人照顾,一双儿女的成长过程他也几乎没有参与。“我真的感觉自己走错了路。”在调解室,陈先生诉说着内心的苦楚,几度落泪,他为自己写给原配妻子的离婚信而感到懊悔,他想回头照顾原配、补偿儿女,所以坚决要离婚。
“你有考虑过前妻和子女的想法吗?他们愿意重新接受你吗?”
从陈先生的言语表情里,我能够感受到他在受着煎熬,这种煎熬可能来自道德上的、良心上的、习俗上的。作为调解员,我必须站在中间立场,和他一起探讨假如离婚了,会有什么结果?原配和子女是否能够接受他?不接受的话,77岁的他离婚后又该如何生活等等问题。
最后陈先生决定,先暗地里问问原配家人是否接受他回归,儿女是否接受他的补偿,然后再决定是否离婚。
结果自然是原配方不接受他所提出的一切。
眼见事情有了回旋的余地,我也将于女士请到了调解室,试着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在家,有交流过内心的想法吗?两人摇头,我接着说:“婚姻之内无小事,你们能走到今天也不容易,女方要给予男方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男方有什么想法也应该及时和女方沟通,要告诉妻子自己的真实想法,坦诚相对才能减少芥蒂。”
听了我的分析,夫妻俩的情绪明显平稳了许多,陈先生也最终选择了对亲生子女、对现在家庭均有益无害的解决方案,为自己的晚年生活选择了不那么凄凉的道路。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在千丝万缕的夫妻矛盾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我想,客观中立地分析,用心用情地沟通,是帮助我拨开云雾的关键吧。
讲述人:张慧敏
芝罘法院特邀调解员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