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2月27日讯(记者 苗春雷 摄影报道)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年)》立足长岛岛陆、海域、海岸带开发与保护,以净零、先行、活力、普惠为遵循,以蓝色经济增长、绿色能源供应、零碳旅游开发、蓝碳固碳增汇等为突破口,提出了三阶段目标、四大空间布局、六项重大任务。三阶段目标,是以2027、2030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设立了近期、中期、远期三阶段总体目标,建立了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指标体系。到2027年,国际零碳岛建设初见成效,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在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基础上下降20%。到2030年,以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成形成势,稳定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到2035年,高质量建成国际零碳岛,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零排放。四大空间布局,即“北增、南优、内引、外联”。北增,以北五岛区域为主体,以生态、产业、绿能“三增”为目标,建设北部零碳增值生态保育区。南优,以南五岛区域为主体,以碳汇、旅游、治理“三优”为目标,建设南部降碳减污优化发展区。内引,突破长岛生态限制,强化岛外造血扩能,建设飞地产业园。外联,推动长岛零碳建设与全国、全球零碳建设同步协作,建设国际合作交流会客厅。六项重大任务,主要包括:一是打造国内领先的零碳“蓝色粮仓”建设长岛样板;二是建成特色鲜明、国际影响广泛的世界级零碳旅游目的地;三是构建岛外引电为主导、岛内清洁能源发电为补充、海陆互联互促绿色能源体系;四是促进经济社会在绿色交通、零碳建筑、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全面绿色转型;五是构筑林业碳汇、蓝碳增汇和海洋碳核算的陆海统筹固碳增汇体系;六是多维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和传播途径。《发展规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特色,以创新为驱动,以国际引领为亮点。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以蓝色粮仓产业园建设重塑生态渔业、以文旅融合拓展生态旅游,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保护,力争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海上试验田和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创新策源地。同时,对标对表国际先进模式和做法,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实施零碳试点示范项目,全面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率先建立国际领先、地域特色的绿色能源、零碳旅游、零碳渔业、固碳增汇和减污降碳新模式、新办法、新体系,为全球零碳岛屿建设提供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经验。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