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23日讯(记者 李京兰)寒假即将结束,26日,全市中小学生将正式开学,迎来新学期。为让学生、家长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学期,烟台市教科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帮助大家以最佳的状态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调整节奏 科学作息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田文介绍,在经历了身心放松的假期后,同学们的情绪可能会变得松弛,开学前后可能会出现紧张、厌倦、焦虑、失落等一系列情绪变化,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同学们可以给自己留出一个心理缓冲期,逐渐调整情绪。这时,家长需要及时关注、了解孩子,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向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家长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和准备一日三餐,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最好的收心教育,就是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减少娱乐时间,减少看电视、玩手机以及外出游玩的时间,逐步从假期的休闲放松状态进入有序的学习状态。把学习用品、书籍放在能够随手取用的地方,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有序、规律的“收心”环境。
开学前可以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描述一下他的假期生活,谈谈收获,说说不足,聊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让孩子对假期有一个回顾和总结,帮助孩子一起“收心”。
要把重心放在迎接新学期上面来,想一想新学期有什么要求,要完成什么“小目标”,让孩子在新的学期有方向、有动力、有目标、有激情。
聚焦学习 制定计划
新学期新起点。田文指出,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学习定位,思考新学期的打算,给自己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计划,付出实际行动。制定目标时可以先制定学期总目标,然后制定每个月每个周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计划的难度应适中,期望值不宜过高,否则容易出现执行几天就自动放弃的情况。
同学们要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例如新学期要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哪几门课程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等。
此外,还可以列好开学清单,比如作业清单、活动清单、学习用品清单等,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也可以将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家长和老师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此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向,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
适量运动 唤醒状态
开学初,可能会有部分同学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要学会启动与唤醒专注的学习状态,而运动是启动与唤醒这种状态的有效方式。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保证精力充沛,提高大脑的血氧含量,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开学前,家长要仔细检查孩子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对于尚未完成的部分,合理规划时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避免出现开学前一天疯狂补作业的情况。此外,适时引导孩子复习旧知识,对上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也可以适当预习新学期的内容,避免在正式开课时产生学习断层。
此外,开学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置办开学“装备”。开学前,结合新学期计划,家长可以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也可查阅和购买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和文具用品,为新学期学习与阅读习惯的养成做好准备,唤起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