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2月19日讯(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郝俊杰 马桂华 摄影报道)今天,为期六天的毓璜顶庙会落幕。庙会期间,戏台广场、激情广场、太乙剑坛广场3个演出场地,汇集近10年具有代表性的演出节目,演员阵容达2000多人。各类小吃、百货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悉数亮相,共吸引市民与游客18万人次参与,让市民近距离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烟台毓璜顶庙会因山顶有元朝末年的玉皇庙而得名。从开始的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过生日百姓祈福活动到后来的祈福时以物易物,再发展到现在集节目演出、非遗项目展示、民间手工艺品展览、各地小吃、祈愿纳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毓璜顶庙会走过了六百多年风雨。今年的毓璜顶庙会以“穿越六百年 庙会新相约”为主题,主打一个焕新,以创新为核心,展现老庙会新魅力。

庙会期间,节目演出最火爆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阳大秧歌。今年邀请了四支具有代表性的秧歌队伍,四支队伍普遍特点是年轻化,不仅有传承人在队伍中,还发展了很多新的小接班人。同时,其他项目的演出活动比如高跷、戏曲都有小朋友的影子,创新性接班人是这些演出好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在非遗展示和民间手工艺展览中,也能感受到一些“新”的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烟台剪纸,在保留剪纸作品传统特色的同时,加以创新制造出不同的剪纸衍生品,剪纸小夜灯、剪纸书签、剪纸旗袍等物品让人眼前一亮。古老的盘扣项目也变成了一枚枚发卡、一个个胸针,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葫芦雕刻技艺也展现了它的新色彩,不同的技法雕刻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制作成不同的样子,展示出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