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员驻企更助企
纾困解难促发展
收集各类企业诉求106条
有效化解103条
我区服务企业专员深入企业
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查看
营商环境显提升
今年来,芝罘区服务企业专员工作专班与各级服务企业专员一起,以“走进现场摸实情、访谈企业听需求、收集问题听建议、记录收集建台账”为抓手,切实履行“五大员”工作职责,持续强化问题收集、分办督办、跟踪落实、督导考核、示范带动,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加速全区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烟台康利康复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残疾人、老年人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民营企业。由于之前疫情冲击加之外地市场“排外”严重,市场拓展困难,导致企业连年生产经营问题加剧。区教体局服务企业专员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此情况后,积极与企业沟通,及时上报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同时,服务企业专员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将相关政策推送至企业,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对接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过程中,区发改局围绕项目手续审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现场研究破解方案,全力协调解决好企业用地、开工实施等实际问题。面对企业发展制约瓶颈,白石街道服务企业专员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召开座谈会,围绕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倾听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会后,区行政审批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主动联系企业,开设手续办理绿色通道,报批时间从两个月压缩至一个月。2023年7月,国电投总部为区委、区政府送来了感谢信。
由区工信局牵头的倍增计划“特派员”入驻中集来福士后,了解到企业的问题,主要领导深入企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芝罘岛街道化解了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多年的边界纠纷,最终达成了搬迁协议,清理海域约500亩,解决了海域证办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针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申请新建厂房问题,特派员第一时间协调各部门。区海洋渔业局助企完善海上平台建设合法程序;区农业农村局、交警二大队对厂区周边道路和生活区配套设施进行协调;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规管办对企业做好规划和用地要素保障,并加快材料审核进度。目前,相关手续已审批完成,计划顺利实施。
企业遇难题
“专员”来解决
为做好“店小二”
我区服务再升级
以更强责任感做好企业服务保障
高位统筹“雷厉风行”树导向
144家重点企业、规上工业企业、高成长创新型的企业由24位区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访;1736家“四上企业”和“准四上企业”由45家服务单位的536名服务企业专员负责,实现领导干部全覆盖联系服务企业,做到“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
脱产驻企“只争朝夕”添干将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搭桥梁、解难题,选派12名科级特派服务专员以脱产的形式进驻7家骨干、5家高成长性企业驻点办公,围绕“智造+升级”产业攀登、“数字+技术”赋能提质、“强链+延链”融通发展、“储备+招引”准倍增培育、“腾退+焕新”空间资源整合五大行动,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实现质量效益双倍增。
志愿服务“输血补气”添动力
为更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区范围内选拔了197名年轻干部从事服务企业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企业服务更好支持和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以更高标准积极回应企业诉求
沉底调研精准把脉
明确全体专员每月到企业深入了解其经营现状,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到生产一线点对点实地查看。以“蹲点式”的调研和“解剖麻雀”的动作,细致摸排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采取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和收集企业的意见建议,确保市场主体反映的事项“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理顺“事要解决”工作流程,通过“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专班分办、十个小组专办”1+1+10工作机制,依托“芝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收集、分派、化解、反馈,解决企业在人才用工、金融现贷、审批服务、贷款申请等问题。
协调互动联合发力
对于专员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到服务企业专员工作专班,通过“芝企通”平台分送相关单位办理,能解决立即解决,涉及部门较多的,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督办、研办、统办,并全程跟踪,通过整合多方力量,保证合理合规的企业诉求100%解决。
以更大力度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见效
细化政策配套措施,定期发布政策清单
持续开展“企业出题我来答”专项行动,提升政策精准性时效性,加快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转变。及时宣传促进企业发展的惠企政策,助力其申请相关优惠。同时,逐条逐项记录企业经营问题,梳理企业在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23年,“芝企通”平台为企业推送政策24520条次。
组织开展“芝心慧企”专题培训
由区级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专题授课,从多维度、多角度讲授相关政策知识。通过各职能部门专题业务培训,帮助专员理清工作思路,找准服务切口,确保联系不走样、服务不变样。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培训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