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福山这个村为80岁以上老人建起了食堂

福在福山 2024-01-11 15:45

 

热闹的叫卖声划破福山区门楼街道蓬莱庄村的氤氲晨雾。1月5日,是村里逢四的大集,穿过热闹的集市,把车停在村口,绿盈盈的芹菜、新鲜的花菜、米面豆油……王宝仁满载归村。

“石柱儿!回来啦!买啥好吃的了?”守在村口的村民亲切地唤着王宝仁的乳名。

“叔!都是才买的新鲜菜!”嘴上回答,腿脚不耽误,王宝仁直奔集市边上的“暨肽生物”幸福院。

每星期一至星期六中午11时,这间于2023年9月28日建成的幸福院,免费为村里89位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午餐。每周,王宝仁都要回村里送一次城里专门采购的新鲜食材。

王宝仁,1982年出生。办食堂,王宝仁是承办者。身为“80”后的他,是山东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村里走出去、小有成就的他,每年逢年过节回村看到路修了,村整洁了,打心眼里感到村里发展“真不孬”!可每每在近600户的村子里转悠,他总觉得缺点啥。

“咱村缺啥?缺精气神!”王宝仁打开话匣子,村里年轻人多在外务工,能不挂念家里老人吗?

“咱蓬莱庄村,长寿的不少。俺爷爷97岁,俺姥姥96岁,去年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有89位,今年又新添了十来位!看到村里老人经常凑合吃剩饭,我就想替在外打工的人尽孝。现在,人虽隔得远,可是心得拢一块儿!”

做饭要厨房,吃饭要桌椅,哪有现成的地儿?老人腿脚不便,牙口不好,吃啥顺口?……从想办食堂那一天起,这些细节就在王宝仁脑海里转悠。

“这个幸福院就是我上小学时的教室,后来闲置了。村委会知道我要办食堂,免费提供了这几间空屋子当作场地。”王宝仁瞄着室内的物品,这里小到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大到灶台厨具、空调电扇,每个角落,他亲自跟进。

考虑到老人们吃的要对胃口,大厨王从宝这时候被王宝仁请了回来。王从宝干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大席,原本是要回乡享清福的,但他一听老人免费食堂这事儿就来了劲,坚持要“再就业”。为把控好品质,王宝仁特别要求,食材必须当天采买、当天烹饪、当天处理。

炊烟袅袅,饭香四溢。10点半,老人们闻“香”而来。在儿子的搀扶下,86岁的蒋洪玲大娘选上了角落的座椅,87岁的王明光大爷特意到厨房来“看菜”,有不方便出门的老人也请了帮手代替打饭。

食堂外,老人们扎着围巾、拎着饭盒,陆续到来;食堂内,大家围在一起,热热闹闹。话里话外,有亲友的近况,有听来的趣闻,有彼此的关怀,有将来的期待……

很快,白菜熬豆腐、炒芹菜、紫菜蛋花汤、南瓜饽饽陆续出锅。“开饭喽!”看到人齐了,王宝仁招呼了一声,“叔、婶!大伙儿多吃点!”

“王宝仁,真仁义!俺村能人不少,宝仁啊,没忘记村里的乡亲。”王大爷打心眼里感激。

“这些老人、长辈,小时候我去过他们家写作业,长大后他们又看着我成家立业。如今,他们享福了,是我最大的安慰。”

除去开食堂,王宝仁还做义工、给五保户送温暖、给老人们送慰问品、结对资助贫困生……王宝仁的血液里,流淌着一股悲悯老弱的热忱。

饭毕,老人们在食堂聊天,王宝仁也凑上去,说着自己今年的打算:“那间空房,再装修一下,当成老人们的活动室,没事儿来下下棋、打打牌。今年,我还琢磨着,组织编撰《村志》,俺村咋来的,有啥故事,都写下来!”

小食堂,折射民生,彰显民风。人孝百愿成,家和万事兴。孝善文化不仅是“和谐美满求幸福”的养分,也是福山“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纽带。“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门楼的子弟们用孝善文化铸魂,门楼的乡村振兴才有底气。”福山区门楼街道党委书记葛泉说。

 福山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烟台日报
编辑:胡斌
审核: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