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众多村庄中脱颖而出,松树夼村的故事要从1995年开始说起。那时村里除了周边“好地”种植苹果外,其他地方漫山望去尽是一片荒芜,这给急于发展村经济的党支部书记姜学提出了难题,也成为势必要改造的“大山”。在多方考察之后,板栗种植产业让其眼前一亮。“我自家种植了几棵板栗树,管理十分‘省心’,除去剪枝外,几乎就坐等收获了。”这只是优点之一,其次板栗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放在荒坡上种植再合适不过。
带着这一想法在与村民商讨之际,“不同”的声音却出现了。“虽是荒山,但每年长出的野树、野草,可以供给我们大量冬天的烧柴,若是栽种上板栗,以后冬天我们烧啥?”“山荒路不平,真能种出板栗来吗?别让大家的心血到头来一场空!”……面对质疑,姜学耐心地跟村民解释。“每年冬天,修剪下来的板栗枝可以替代柴草。至于管理和投入的疑虑,村委可以集体出资栽种,集体统一管理,村民只需认领树木,其他就坐等收获。”看到所想困难被一一“摆平”,对于即将发展的产业,村民们也信心十足。
虽说荒山适宜板栗种植,但地块小,道路窄,前期的平整还是不可缺少的,对此,由村委出资,先后租赁几台挖掘机上山整地开路,至于小的地块则由村民齐上阵。回忆当时的艰苦场景,姜学半年内磨破的两双鞋子是最好的见证。在大家的努力下3000亩的板栗先后“落户”松树夼村,60%以上的村民进行了认领,形成了家家有栗树的兴旺场景。为更便于板栗管理,村里牵头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创立“郭松”板栗品牌,为村庄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柱”。
经过多年种植更新,如今松树夼村板栗品种以石锋、明栗、处暑红为主,“通过种植经验得出,这几个品种的板栗果仁黄、甜度高、果型大,深受市场认可,虽说是农民,我们也要紧跟形势。”姜学表示,如今村里板栗树每亩地可收获3000元左右,“这是纯收入,不需要管理,偶尔的浇水打药全部依靠村里的无人机进行。”
在板栗产业的带动下,如今的松树夼村,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俨然一幅新农村气象。而针对板栗下一步发展,村里也有着自己的规划,“过几天我们计划去外地考察学习深加工产业,虽说现在产品有固定客商且供不应求,但主动性太差,我们计划再上一条加工线,创立自己的品牌,让这个来自‘老北山’的特产,能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带领村庄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姜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