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一染之间
来自大自然的多彩馈赠
走进所城里
体验传承千年的草木染技艺
沉醉于一场靛蓝的浪漫梦境
魏红、茶绿、蓝灰、沉香、蟹青、朱颜酡……古人取天地间的草木,以织物为载体,将自然赋予的颜色在一扎一染间,绘成传承千年的草木染技艺,古朴而又纯净。近日,记者走进所城里时彦街,采访到草木染非遗传承人魏岳,近距离感受一场靛蓝的浪漫梦境。
“草木染就是用天然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一种技艺,所使用的染料大都来自于植物、矿物等,又称作‘草木染’,具有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还有保健的功能。”魏岳介绍。
作为古老的植物印染工艺,传统的草木染料有红花、板蓝根、乌桕、艾草等,通过人工干预或染的时间长短而变化出不同颜色,源于自然的草木染也让织物色泽纯净柔和,散发出草木的清香气息。
草木染工序繁杂,包括从植物的采集、草木染液的提取、制液到染色加工等一系列工艺,从染色方式上,分为扎染、蜡染、夹染、型染等染色手法。
一块白纱布,折叠捆扎好后,放进从蓝草、板蓝根中提取的靛蓝染料里进行浸染,经过来回洗染几遍,布料逐渐由青绿转为蓝色,变得温暖而又宁静。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家里经常支起大锅,用桑树的树干熬成灰青色的染料,最后制成身上穿的衣服,但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草木染,这也为我种下了一颗种子。”魏岳说。
大学时期,魏岳经过系统性学习,对草木染逐渐产生兴趣,并特意远赴云南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并开始进行技艺推广和传承,自此,魏岳也开始了属于他的草木染传承与创新之路。
传承与保护!让传统活力再现!
走进魏岳的布艺工坊,一件件染于苍蓝、融于日常的草木染艺术品置于墙壁之上,从百姓穿搭到挂件、玩具,草木染技艺也在魏岳的手中逐渐开花结果。“草木染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我们的衣服,也可以作为装饰而存在,同时更兼具实用性。”魏岳说。
在布艺工坊门旁,一面与众不同的时钟引起记者的注意,据介绍,这面时钟的钟面是由扎染制成的,采用靛蓝染料,与电子相结合让草木染的实用性更强。
元旦前夕,布艺工坊迎来一批特殊的孩子,他们存在智力、精神以及重度肢体残疾,而在这场科普之旅当中却收获满满。“他们有很好的潜力,也可以做这一方面的事情,更为他们的生活找到一个方向。”魏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