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集团叩开全球市场!

烟台发布 2025-11-17 09:21

在芝罘区的卧龙工业园,一座现代化的海洋食品科技园内,高精度X射线检测机正对出口日本的真鳕鱼片进行最后一道安全检测。这批产品即将通过全程冷链,发往全球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吉野家位于亚洲的700多家门店。

自2022年新园区投产以来,烟台海和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连续“倍增”。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增长18%,预计全年将实现销售额9亿元。

连续三年实现倍增并获得市委、市政府奖励,让海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质量筑基
连续五年抽检合格率100% 

在海和集团的无菌生产车间内,一条条来自深海的野生鱼类在零下45摄氏度的超低温冷冻生产线上缓缓前行,工人们身着无菌服,熟练地操作着分拣设备。这些食材即将通过全程冷链,走向全球的精品货架。

海和集团当前的主要业务是精深加工深海水产品。产品以无骨鱼为主,共有开片、切段等九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因为产品加工程度深,大部分销售到日本的医院及老人院市场。在国内市场,海和集团近两年已经与1000多所幼儿园合作,让无骨鱼产品走向孩子的餐桌。

海和集团的成功,核心在于质量安全。

当前,市场对安全无污染、纯天然的海洋食品需求旺盛。海和集团以出口标准和管理体系倾心打造健康、安心、高附加值的海洋食品,迅速弥补市场缺口。质量安全与检测方面,海和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周德庆团队合作的“海洋鱼类加工胺类危害物消减阻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建设项目”、与上海海洋大学施文正教授团队合作的“海水鱼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都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原料供应方面,从采购入手,坚持野生、纯天然,采购、加工、销售过程全程冷链,所有产品生产过程均严格遵守HACCP、FSSC22000、BRC等各项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要求,产品全程可溯源,产地可溯源,生产过程可溯源,真正地做到安全、安心。

海和集团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让产品在日韩市场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100%。

创新引领
科技投入锻造核心竞争力 

在海和集团的研发中心,一场关于牡蛎高值化利用的实验正在进行。研究人员通过酶工程技术和超微粉碎工艺,将传统水产下脚料转化为易吸收的肽营养粉,这项专利技术使原料利用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

对于一个现代化企业,创新才是保持公司旺盛生产力的关键。

这一点,海和集团深知且笃行。在技术创新方面近三年来大手笔投入,不仅建成了省级研发平台,更与多家科研院所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在设备更新方面,近三年共投入技改资金近4000万元,购置现代化的绿色、高效的冷冻加工设备;公司建立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研发平台和烟台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市级研发平台,并与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研究,历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皆超过3%,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费6020万元,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有力地保证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仅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更通过多项发明专利构筑起技术壁垒,为倍增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略转型
多维布局打开增长空间 

海和集团作为高质化水产品优质供应商,市场渠道不断拓展,已在国外享有盛誉。

当前,海和集团在巩固日本市场原有学校、单位配餐、快餐业务给食及商超渠道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开拓老人院、幼儿园、医疗给食等高端市场,依托营养美味、高质量的产品迅速提高了在高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除了传统的日本、韩国市场,近两年又下大力气开拓了美国与欧洲市场。

随着渠道的拓展,海和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目前正积极布局礼品礼盒、中餐酒店餐料等多条赛道,初步形成了多元驱动的市场新格局。

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海和集团已经做了长远规划——将以卧龙工业园的海洋食品科技园为基础,打造集研发中心、智能化加工车间、质量检测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重点攻克胺类危害物超标的技术瓶颈。园区应用智能化精准控制系统,为企业迈向“世界一流水产企业”目标奠定基础。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烟台海和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以“品致中和”的理念锻造产品竞争力。这家拥有1800名员工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不仅为烟台贡献着持续增长的出口业绩,更通过科技创新实践,为中国海洋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