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两家医院即将建成投用

烟海e家 2025-11-09 07:37

  烟台融媒11月9日讯(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秦贺 姜乾)业达医院与上海瑞金医院结成智慧医疗联合体,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顶尖专家服务;大季家医院二期即将投用,潮水卫生院新院年底建成,八角湾国际医院稳步推进;新增持证救护员2496人……11月4日,烟台黄渤海新区召开“回望‘十四五’·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本医疗专场。近年来,该区锚定“健康新区”目标,构建起了“1+6+N”协同模式,以烟台业达医院为“龙头”,6家公立医疗机构为“骨干”,2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一体化村卫生室为“网格”,通过“九统一”管理,织就覆盖全域的整合型医疗服务网,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有“医”靠。

  分级诊疗是提升医疗资源供给、便捷诊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新区通过城市医疗集团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得到高效落实。今年以来,新区上转患者1512人次,下转患者322人次。在药品保障上,以省级“中心药房”试点为抓手,实现药品“五统一”管理,将基层药品配备品规从400种扩至1517种,2025年上半年基层平均配药518种,慢性病常用药居民可就近购药报销。此外,还创新建立了“分级储备+动态调拨”机制,推行智慧药学服务,群众用药可及性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分级诊疗不仅优化了医疗供给,也为群众带来了实惠。”烟台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党组成员郑志勇介绍,在分级诊疗体系下,新区医保政策持续向基层倾斜,职工医保在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达82.76%,居民医保达76.56%,极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此外,黄渤海新区还建成医疗集团信息一体化平台,打通6家成员单位信息壁垒,业达医院实现429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接入京津冀鲁四地互认平台。同时,业达医院与上海瑞金医院结成智慧医疗联合体,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专家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离百姓最近、联系最紧的“健康驿站”,也是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近年来,新区大力推进村级医疗网点‘智慧升级’,通过智慧设备进村、家庭医生上门等方式,让基层居民‘小病不出村、慢病有人管’成为新常态,村级医疗网点还实现了医保联网结算全覆盖,患者就诊当场就能报销。”烟台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邱小龙介绍说。

  硬件设施大幅提升,大季家医院二期即将投用,投用后将承担“双重使命”,平日作为区域医疗次中心,提供住院治疗、专科诊疗、健康管理等全方位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快速转换为应急救治场所,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潮水卫生院新院将于年底建成,作为西部片区关键医疗节点,潮水卫生院新院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按现代化标准精心打造,将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枢纽。八角湾国际医院建设稳步推进,作为区域医疗体系的“高端补充”,医院按三甲标准规划建设,未来将重点承接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从“基础医疗”到“高端救治”的全链条健康保障。

  在应急救护领域,潮水急救站并入烟台120网络,与业达医院形成三级急救体系,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护能力,实行“组长指令直达一线”扁平化指挥机制,在重大活动现场建立全链条“快反应”机制,今年以来,已顺利完成64场重要活动保障,时长达到155天。

  “我们还面向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开展了47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新增持证救护员2496人,百姓身边因此多了两千多位‘能救人、会救人’的好邻居。”烟台黄渤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应急监督处处长赵继峰介绍。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理念,目前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3.8%,走在了全市前列。“我们通过特色阵地建设,推动健康知识与服务‘下沉到底、覆盖全面’,选拔临床、公卫、家医等49名专家组建‘科普智囊团’,针对不同企事业单位和受众定制了50余项科普套餐,全年开展‘健康走基层’活动80余场。”烟台黄渤海新区疾控中心主任刘文朝介绍,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