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阳市龙旺庄街道梁好泊村聚焦乡村高龄老人“吃饭难、做饭愁”痛点,依托村集体经济优势,创新打造老年幸福食堂,以“免费供餐+多元服务”为核心,构建“机制创新、服务升级、治理赋能”的“三维一体”乡村养老新模式,截至2025年已稳定运营4年,累计服务2.2万余人次,相关经验为周边村庄提供借鉴,村集体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文明村镇”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孝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一、抓机制创新,筑牢“集体兜底+社会共建”可持续运营根基。一是建强资金保障闭环,破解“免费难持续”问题。梁好泊村全村共509户1383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345人,75周岁以上老人97人,因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独居、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突出。2024年,该村依托村办6家企业形成的年工农业经济总收入9200万元,建立每年50万元的食堂专项保障资金,同时搭建“企业捐赠+村民众筹”补充体系,累计吸纳7家企业6万余元捐款及60余名爱心人士食材捐赠,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实行规范化管理,实现运营成本零缺口。二是完善人力支撑体系,激活“人人参与助老”内生动力。39名村民自发组建志愿者队伍,实行“每日轮值”制度,承担食材分拣、餐后保洁、老人陪护等工作,后期志愿者规模扩展至50余人,村委同步发挥基层老年协会作用,建立巾帼红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服务队,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上门、帮干家务、闲唠家常等探访关爱服务,形成互助养老模式。
二、促服务升级,推动从“舌尖保障”到“全维幸福”延伸拓展。一是做优安全营养餐饮,实现服务覆盖无死角。村委以解决居家老人用餐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村委建设、村民参与、政府支持、企业帮助”模式,累计投入180万元建设运营“老年幸福食堂”,每周一到周五为75周岁以上老年人供应午餐,建立“指定供应商配送+全流程追溯”食品安全体系,配备消毒柜等专业设备,每日提供饺子、排骨、杂粮等易咀嚼、富营养菜品,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二是打造“食堂+N”矩阵,拓展“15分钟老年幸福圈”。拓展200平方米食堂服务功能,嵌入文化娱乐、心理疏导、幸福棋牌等场景,整合村委公共服务设施,联动休息活动室、6600平方米活动广场,满足老人看书下棋、午休、参与文体活动需求,衔接“生日送蛋糕”“节日送祝福”“合作医疗保险补贴”“晚年生活补贴金”等现有福利,每年投入80余万元发放老年村民福利,强化情感关怀。
三、强治理赋能,激活“敬老文化+基层自治”联动效应。一是打造文明实践窗口,厚植“孝老爱亲”文化氛围。以食堂为载体深化孝道文化建设,通过“志愿者服务故事展”“孝星事迹墙”具象化助老行为,每年结合“文明示范户”评选,表彰食堂志愿服务突出村民,链接鸿福莱颐养中心、金安达老年公寓等周边养老机构,定期开展养老讲座、健康查体、理发助洁、康复服务。二是搭建邻里互助桥梁,提升基层自治效能。以食堂为村民情感联结枢纽,推动独居老人日均交流时长从不足1小时提升至2.5小时以上;志愿者在服务中排查独居老人生活隐患,累计协助解决用水用电等问题30余起;村“两委”将养老事业列入议事日程,通过老年幸福食堂收集老人村务建议,其中“优化菜品搭配”“增设休息座椅”等4条建议已落地。(宋云孟)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