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站承担南站部分转移客流

烟海e家 2025-10-24 09:04

张孙小娱 摄(资料图)

烟台融媒10月24日讯(记者 杨春娜)烟台站是我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门户,烟台南站暂停办理客运业务后,烟台站将承担南站停运期间转移过来的部分客流。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超介绍,近期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烟台站改造提升工作,优化调整南北广场的接驳设施布局、完善人性化设施、打通外围道路,提升场地容量和交通承载能力。

南北广场扩容,落客通道优化

近期,不少市民发现烟台站周边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增加停车场,优化落客通道,为乘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马超介绍,烟台站结合现有场地用地条件,按照公交优先、到发分流、南北广场协同联动、兼顾市域铁路需求的思路,调整设施布局,优化交通组织,服务进出站乘客。

烟台站现状北广场区域布局优化。在临近出站口区域,集中设置公交、出租、大巴上落客区。规划设置公交首末站,乘坐公交的乘客,可直接在北广场上下车,无需再步行至海港路乘车,乘客公交出行更加便利;公交首末站北侧,设置出租车上落客通道及蓄车场,方便乘客搭乘出租车;利用出租车场西侧空间设置大巴车上落客区域,出租车场站北侧,规划为小汽车停车场。

北广场新增功能补充。充分利用铁路货运线西侧区域,设置即停即走的快速落客通道和小汽车、大巴车停车场。西面的客流可直接通过港湾大道进入停车场。

南广场落客通道出入口优化。将送客通道入口调整至北马路,送站的车辆可经北马路直接进站,无需绕行至海港路大转盘后再调头进站,有效缓解了海港路交通压力,目前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规划将落客通道出口西移至永安里红绿灯路口,通过信号控制规范左转车流,提升北马路通行效率。

南广场东西两侧场站扩容。西侧公交停车场改造为公交首末站,同步拆除原北马路汽车站候车厅及内部废弃建筑,清理闲置空间,科学优化站内功能布局,使其与北广场公交首末站“双侧呼应”,同时统筹线路设置,为乘客提供便利。

北马路与海港路交叉口将建环形天桥

“烟台站将在站房平台及北广场规划无风雨设施。”马超说,在站房拱下增设无风雨设施,保障极端天气下乘客安全,提升乘客冬季乘车体验。北广场内部严格落实人车分离要求,沿乘客进出站及换乘路线增设无风雨连廊,连通烟台站北侧进出口与公交、出租和大巴上落客区,满足乘客在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无风雨换乘,改善步行通行与候车环境。在站房与铁路线西侧停车场之间设置人行跨铁天桥,方便西侧区域乘客进出站,解决铁路阻隔问题。

烟台站还规划人行天桥保障乘客过街安全。北马路与海港路交叉口为重要的交通转换节点,四个方向过街人流量大,高峰时段与右转车辆冲突明显、风险较高,规划在此处建设环形过街天桥,衔接交叉口四个方向,消除行人过街安全隐患,减少行人横穿对车辆通行的干扰,提升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

取消海港路环岛,打通外围道路

围绕烟台站改造,打通海港路东侧南北向衔接道路,分流海港路烟台站侧交通。规划西南河路北延至港湾大道,改造优化为自西向东的两车道单行线。将大悦城北侧道路优化调整为由东向西的单向两车道,缓解海港路交通拥堵。

此外,工程还打通烟台港总部大楼西侧及北侧道路,北侧道路向东衔接西南河路北延道路,缓解海港路与北马路交叉口交通压力。

依据《芝罘湾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取消海港路与环海路交叉口环岛,调整为平面十字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结合烟台站改造,拟于近期推动环岛拆除和平交路口建设。海港工人雕塑将暂时妥善保管并另行选址安置。目前已启动雕塑选址论证工作,后续将采用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选址。

根据规划,未来烟台站枢纽采用“交通枢纽东西落位、公共空间中间设置、接驳设施立体布局”理念,融合地上城市开发,规划为站城一体的综合立体枢纽。其中,地下部分作为交通接驳空间,服务小汽车、出租车、网约车等接驳车辆,地面结合地块开发,设置长途、公交车场站。在站房北侧中央位置,规划一条连接烟台站与海岸的公共通廊,与海上世界、慎礼街区协同联动,打造为站城互动、海城贯通的“活力交往中心”。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