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秋粮抢收攻坚战|招远:合力抢收,泥泞中保“颗粒归仓”

烟海e家 2025-10-24 07:15

  烟台融媒10月24日讯(记者 殷新 通讯员 王英飞 摄影报道)连日阴雨带来的愁云,终于被秋日明亮的阳光驱散。10月22日,在招远市玲珑镇山前路家村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收割机在泥泞的土地上奋力轰鸣,村民们弯腰捡拾着掉落的谷穗,汗水与笑容交织在一起——一场与天气赛跑的秋收“突围战”已进入最关键阶段。

  “这雨下得人心焦!玉米棒子眼看熟透了,可地里烂得像粥,大机器根本下不来。”山前路家村的种植户路大叔回忆起前几天的情形,仍心有余悸。今年秋季,招远地区遭遇了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土壤含水量饱和,大型联合收割机一旦进田就会深陷泥潭,往年三五天就能结束的秋收,今年变得异常艰难。

  持续的雨水不仅拖延了农时,更威胁着粮食的品质。成熟的玉米长时间浸泡,容易发生霉变和穗腐病,一旦天气回暖,损失将难以估量。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劳作可能付诸东流,村民们的眉头一天比一天紧锁。
随着近日天气终于放晴,对于山前路家村的村民来说,这晴空就是一声发令枪。

  “天气窗口期打开了,一刻也不能等!”村党支部书记路瑞良第一时间协调组织了村里所有可用的农机,特别是对湿泥地适应性更好的履带式收割机,全部开足马力投入抢收。机器在规划好的线路上谨慎前行,尽可能多地抢收成熟的庄稼。

  在机器难以施展的边角地块,村民们全员出动。他们穿着雨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泥地,用最传统的方式手工掰下玉米棒,确保“颗粒归仓”。“咱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粮食能抢回来,心里就踏实了!”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抹了把汗,笑着说道。

  面对特殊年景的挑战,山前路家村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村里统一调度,开辟了村委会大院、文化广场等所有可用的硬化场地,作为临时的“晒粮场”。家家户户把抢收回来的湿玉米摊开晾晒,金黄的色彩铺满了整个村庄,构成了一幅特别的“晒秋图”。

  尽管过程充满艰辛,但当金灿灿的玉米最终堆满院落时,村民们的脸上终于绽放出舒心的笑容。这笑容里,有疲惫,更有战胜自然灾害后的自豪与欣慰。“虽然今年收得晚、收得累,但好在抢收及时,产量和品质基本保住了。”路瑞良望着即将收割完毕的田野,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马上就要准备秋种了,只要地还在,人肯干,希望就在!”

  风雨或许能延缓收获的节奏,却无法阻挡耕耘者前进的脚步。在玲珑镇山前路家村的土地上,用汗水浇灌的丰收果实,显得格外香甜。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