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部教材》(草案) 山东分局第三区党委宣传部编印 1943年7月25日
《支部教材》在“说明”中指出:“这一本小册子,是根据‘区党委下半年支部教育工作指示’的精神由几位同志分头写成的。配合开展群众运动与纠正克服目前支部工作中强迫命令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偏向,而进行加强支部的教育工作。”
《教材》指出:“我们党是群众中产生的,我们不能忘本,我们办一切事要为群众的利益打算,服待群众,要像儿子服待母亲一样。但我们党又担负着领导群众革命的责任,要善于耐心的教导群众,教给他们革命的本领,领导他们一道革命。教导群众像慈爱的教师教导学生一样。这才是我们党和群众的正确关系。”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深刻指出:“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告诫全党:“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斗争》第二十六期 中共山东分局第三区党委编印 1943年7月
《斗争》第二十六期刊登的《区党委关于下半年支部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区党委决定下半年支部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加强支部的干部及党员的群众观念,也就是说用加强支部的群众观念,以保证党的中心工作的执行。同时也只有通过群众工作,才能提高支部的群众观念,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在进行群众观念的教育,主要的内容是民主教育与政策教育,用此来纠正支部脱离群众的现象。”
1942年7月18日,胶东区作出《中共胶东区委关于群众工作的新决定》。《决定》指出:“区党委根据分局关于取消各级党民运部、成立各级党群众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认为,胶东党的工作与群众工作发展到新阶段的今天,党对群众工作应着重在原则方针的掌握与领导,唯有如此才能大大发扬其独立性与工作的积极性,求得群运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为了加强对各级群众工作的原则领导,县以上党委应成立群众工作委员会,负责计划研究决定在该地区的群众运动的方针,与检查督促各级党团执行计划的程度”。“群众工作委员会,可由原来民运部长(或各救会党团书记),或主要工、农、青、妇各委员会书记或主要委员组成对民运工作有经验之党委委员,可斟酌参加群众人数5人至9人。群委应公开定期开会,确实担负起群众运动之方针,特别是政策领导的责任。”
“区党委这一决定发下后,各级党必须进行深入讨论与动员,必须使全体党尤其民运干部明白取消民运部正是山东党与胶东党的发展胜利,并不是减轻了党对群工的领导,也不是群众脱离党的领导,相反的是党加强了对群众工作的领导,更接近群众,群众更密切团结在党周围、受党领导,另方面群众团体又可以发挥创进性与伟大力量,作为我党的可靠后盾,因此,必须反对一切在民运部取消后,党内对民运工作领导的忽视,与群众脱党强调独立性的两种错误现象的发生,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报告区党委。”(山东省档案馆编:《胶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第1册,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103页)

《学习生活》第十四期 中共山东分局第三区党委第一地委编印 1944年1月15日
《学习生活》第十四期指出:“群众是党的母亲。”“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要巩固东海各种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巩固呢?工作这么多,从那里着手呢?其实,拿衣服要拿领,打鱼要提纲纲,拿刀要拿住刀把,工作呢?也要抓住中心一环,抓住了这一环,便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我们巩固工作的中心一环是什么呢?就是: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因为群众是党的母亲,以党为骨干来团结广大群众,参加村政的建设,村会的建设,民兵的建设,生产的建设,武装的建设。我们只要有群众的拥护,我们才有力量,才有依靠,才能巩固各种工作,没有群众什么事也办不成。”“大家想一想,我们哪一样离开了群众能行呢?我们的党和群众的关系,就好像人和空气一样,有了空气我们呼吸,才能有生命,才能干出各种事业来,我们没有空气呼吸就要立刻死去,我们的党如果脱离了群众,党就立刻会死亡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官僚主义的危害,“官僚主义使我们脱离群众”,使党难以紧密联系群众,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官僚主义是一种只管自己,不顾人家死活,损人利己的剥削统治阶级思想,只给自己找好处,不给群众找好处,群众自然不拥护你,所以一切脱离群众想法行动,都是官僚主义。”我们还要“反对家长式的领导”,“革命是千千万万人的事,大家都要负责任,如果有了家长式的领导,什么事都由一人包办,革命不是就要糟糕了吗?”所以要“依靠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来团结群众”,“同志们!四大倾向的存在,就使着我们的政策,不能够正确执行,不但不能正确执行,反而政策左右摇摆混乱不定。比如;有的人要贪污,于是党的公平负担政策,就被他破坏了。”“发扬民主,自我批评,是克服官僚主义唯一的方法。”“我们的党,所要反对官僚主义,是为了要巩固我们的党;巩固我们的政权;巩固我们的力量;使我们永远不朽。”“同志们!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吧,希望我们全体通知和群众团结得紧密的。同志们!牢牢记住:党是希望每个党员都是群众心目中最喜欢最信仰的群众领袖,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党的光荣!谁如果不克服官僚主义,必然被人人讨厌,群众反对,这是我们共产党员最大的耻辱,因为他是革命的党呵!”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政治观。

《整风课本》 中共胶东区党委宣传部翻印 1944年5月
《整风课本》共有二十一课。第十六课“我们的母亲和教师”中强调:“共产党所以强大和有力的原因,是由于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处处注意群众的利益,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注意帮助群众提高政治觉悟,注意把自己的主张变成群众的主张,并组织他们为着这种主张而进行斗争。所以群众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团结了群众便是胜利,脱离了群众便是失败。”
1942年4月底至5月,刘少奇在山东干部会议上作《群众运动问题》《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改造政权问题》《党内斗争问题》《关于财政粮食问题》的报告,结合山东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群众运动问题》的报告中,他强调要将根据地各种工作做好,首先要做好群众工作。不发动和组织起千百万的群众在我们党的周围,是搞不好工作的,地方武装不能发展,主力也不能补充,财政经济、粮食生产也就搞不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大批的积极分子,党是不能发展的。他着重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指出,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脱离群众是共产党最危险最严重而最应该受到责罚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党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要与劳动群众结合起来,依靠自己的群众,依靠自己的阶级。无论哪一个党员,也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十分注意做群众工作。我们围绕群众运动所作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首先是由经济斗争逐步吸引人民群众转到政治斗争,在改善了群众生活之后,再逐步地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使他们参加政权工作,参加武装斗争,参加抗战。他介绍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群众运动的经验,并对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著:《中国共产党编年史》1942年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24年版,第136-137页)

《反偏向教材》 西海宣传科编印
《反偏向教材》是西海地委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不良作风及脱离群众的倾向而编写的党内教材。文中指出“不好的思想和行动表现”为:“有许多同志脱离群众自高自大,犯了官僚主义……有的支部,在村子里办事,独断专行,自己说了算;在咱们不少的同志中还发展着,严重的自私自利思想和腐化堕落的坏风气。”
1943年7月25日,中共西海地委作出《关于八、九月份的群众工作指示》。《指示》指出:部分“军政领导机关及干部对群众工作的关心帮助则尤差,更不肯虚心听取群众呼声,给群众解决切身问题,如纠正破坏群众纪律现象不严格,救济抚恤的不及时,财粮问题迟迟不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至农村支部脱离群众、突出孤立现象则更厉害,有的支部党员无人不知,有的支部书记被称为‘掌柜’的,其他一般工作人员与部队战士的群众纪律,在爱民的号召下会有进步,但离客观要求还很远,打骂人、乱支差的现象还时有所闻。”
“官僚主义在群众工作中表现的很严重。群众干部不安心去作群众工作,而借口中心工作或借口完成配合任务,而放弃自己应作的工作”“官僚主义的另一方面是工作不深入实际,不愿与群众站在一起领导群众,不能埋头苦干,想着站在群众头上命令群众,对群众的大小迫切问题(劝雇、救难民等)往往熟视无睹,推诿应付拖延,失掉群众工作立场,甚至有些群众干部还存在打骂群众的剥削阶级的意识,群众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还是面临的严重问题。”“根据以上的检讨和区党委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的指示”,西海地委要求:“加强各级党委领导机关与党政军民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战士依靠群众、深入群众的观点。”“在所有党政军民干部中进行一次群众观念的检定”,要“关心群众利益与疾苦,领导干部要做到:到一村检查一村的群众纪律、作一村的群众工作,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党委主要干部,要经常检查群众工作,讨论研究群众工作,并经常检查与帮助群众干部学习。八、九月份的工作,要看群众工作好坏为整个工作进展如何的主要标准之一,一定求得在群众观念上来一个原则性的转变。”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