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抢收战”,我们赢了!龙口全城接力,百万斤滞销葡萄雨中售罄

烟海e家 2025-10-16 09:46

  烟台融媒10月16日讯(胶东在线记者 贾楚航 郑坤)连日阴雨,烟台龙口的田野笼罩在潮湿与焦虑中。露天种植的葡萄在雨水中岌岌可危,裂果、霉变、滞销……一年的辛勤劳作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关键时刻,一场没有硝烟的“抢收战”悄然打响。连日来,从田间到街头,从直播间到商铺,龙口人以行动诠释着“好人之城”的深刻内涵,让冰冷的秋雨化作温暖人心的涓涓细流。

  雨落葡萄园,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这雨没完没了,露天的葡萄受影响特别大,现在根本没商贩愿意来收。”龙口黄城集村的葡萄种植户莫谊萍站在泥泞的田埂上,语气中满是焦急。她和家人穿着雨衣,在雨幕中抢收葡萄,防水膜勉强遮住部分果实,却挡不住持续降雨带来的危机。

  今年以来,龙口累计降水量达911.3毫米,比历年同期多331.9毫米,成为近年来秋季降雨最多的年份。雨水无情,葡萄烂在地里的风险与日俱增。“往年这时候,客商早就围得水泄不通,今年地里被淹得进不去。”一位果农无奈地说。

  转机出现在10月8日。当地青年企业家、短视频博主姚道利在葡萄园采风时,听到一位大姨哽咽道:“现在一块钱一斤都没人要,太心疼了!”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农民的不易,当即个人采购5000斤葡萄,并架起手机镜头,在雨中开启了第一场助农直播。

  从一人到全城,爱心的裂变与接力

  在发布的助农视频中,姚道利穿着沾满雨水的外套,手机屏被雨丝打得模糊,头发也被淋得打绺,却扯着嗓子喊:“大家看看这个葡萄!现在一块钱一斤,果农们没有途径、卖不出去,有条件的朋友们帮帮忙!”

  夹着雨声的求助,迅速得到回应。“这么好的葡萄烂在地里可惜了”“主播你的位置发一下,我现在去拉50斤!”“还有葡萄吗,我要100箱!”……

  爱心的涟漪以惊人的速度在龙口扩散,一场与天气赛跑的爱心接力开幕——

  西城区一家果蔬店看到直播后,以20元的价格冒雨采购100箱“爱心葡萄”,以每箱19.9元低价销售,承诺“不赚一分钱”;

  九里城大酒店负责人隋鹏飞采购30筐葡萄,免费赠送给就餐顾客,“既帮果农,也传递爱心”;

  南山学院党委统战部和工会发动教职工采购近50筐葡萄,师生齐上阵,与“老天爷”抢果实;

  道恩集团作为本地龙头企业,一次性采购5000箱葡萄,派出大型车辆有序转运;

  锦里七号水果店老板曲开智主动提供厢式货车,从早9点到晚6点,配送近300筐葡萄。

  ……

  一时间,从企业到商铺,从学校到市民,爱的暖流迅速蔓延在龙口这座“好人之城”。全市超过400家商户参与其中,甚至蓬莱区、开发区、威海的商家也闻讯赶来。截至目前,全市线上线下累计销售突破百万斤,仅姚道利一人助力销售的葡萄就超过60万斤。

  截至10月15日晚,露天种植的葡萄基本售罄。果农们一年的心血守住了。

  多向奔赴,一座城的温暖共振

  在这场“葡萄保卫战”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同行者。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善意,无数陌生人实实在在的行动,总是令人破防,数次泪目——

  听说运输葡萄需要货车,有货车司机放下手头工作,自发组成40余辆车的运输队,出人出车出油,分文不取;

  一名安徽籍司机恰好人在龙口,连续几天早早赶来帮忙,“我的家乡最近也持续下雨,帮不上老家的忙,就让我在龙口多出一份力”;

  市民吕女士记录下西城区市民雨后排长队买葡萄的场景,“这是‘爱心葡萄’,吃了心里甜”;

  有绘画爱好者给姚道利送来一幅画,描绘姚道利与果农并肩的场景,留言:“好人一生平安”。

  “龙口不愧是好人之城” “下雨也挡不住龙口人那颗火热的心”“龙口人骨子里的‘抱团儿’劲头,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一场助农行动,变成整座城市的情感共鸣。

  姚道利坦言,这场“葡萄保卫战”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温暖是会传染的,你帮老乡一把,老乡会记一辈子;城市暖了人心,人心就会反哺城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企业的担当、市民的热忱、志愿者的奉献,共同绘就了一幅互助互爱的生动画卷,铸就了“最美龙口·好人之城”的精神坐标。

  记者手记:

  雨水终将过去,阳光会重新洒满园。这场秋雨中的“葡萄保卫战”,却已深深烙印在城市记忆里。这是一次“抢收战”,更是一座城市精神的淬炼与升华。温暖会传染,善意会生根。每一次伸出援手,每一次默默奉献,都在为“最美龙口·好人之城”写下最生动的注脚。而这,也是烟台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最闪耀的底色——在风雨中并肩,在困难中前行,用平凡的善举铸就一座城的英雄气质。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