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守护网络安全

胶东在线 2025-09-22 18:14

  “中国数港”落地莱山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东部(烟台)数据交易创新服务中心揭牌,“山河”超级计算平台以千万亿次级别计算能力高速运转……这些数字化场景(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网络安全。

  从“顶层设计”层面看,AI赋能网络安全已成“国家战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结果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方面的标志性成果集中发布。没错,以“人工智能+”守护网络安全,成为大势所趋。

  从“投资于人”角度看,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才能让各行业不同群体享有更多发展机会,让人民群众畅享美好数字生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指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一个个“国字号”文件作出安排、给出实践路径。

  在此,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也让网络安全治理陷入 “矛与盾” 困境。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网络安全边界:AI在告警研判、态势感知、安全运营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先天优势。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模仿利用人工智能(AI)换脸、语音合成、深度伪造等新型技术实施诈骗。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数据流动与数据应用等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水涨船高”。

  何以破局?答案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牢牢掌握运用AI的“主动权”,将网络安全意识深植于心,将防范付之于行,凝心聚力创造幸福生活。听,日前,山东省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一系列部署彰显山东智慧与山东担当。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可以看到,在AI技术创新与全民共建的双轮驱动下,网络安全正从被动防御走向主动守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安全力”。

  (作者:邬勇)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