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卓玛的视线,常停留在同学们跃动的裙角上。裙摆的弧度像被风抚开的花瓣——轻盈,蓬勃。她安静地蜷坐在家乡的石阶上,目光下,是生来便扭曲的膝盖。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和膝外翻畸形如同冰冷的无形锁链,将她禁锢在高寒缺氧的边陲深处。自出生起便沉重的关节,让这个女孩从未体会过自由奔跑的畅快,在3岁前,她甚至连站立都无法实现。
卓玛的家在聂拉木县波绒乡云多村,到最近的聂拉木县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在山道上艰难盘旋130多公里。贫穷与闭塞,加上稀缺的医疗资源,让卓玛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早期矫治的机会,任关节在无声岁月中持续扭曲变形。生命的韧劲使她习惯了默默承受,直到中考体育考试的迫近,她终于去医院开出了人生中第一张残疾证明。
正是这张残疾证明,为卓玛迎来了曙光。

医护人员给卓玛过生日△
烟台援藏医疗队如一道刺破云层的阳光,持续温暖着聂拉木这片偏远的土地。来自烟台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的毓璜顶医院工作人员郑烟生说,第一次见到这个藏族小姑娘时,她安静地坐着,眼中流露出小心翼翼的渴望。“医生叔叔,我以后……能走路,能跳舞,也能穿上裙子吗?”这声微弱的问询,牵动了郑烟生和远在四千公里之外的烟台毓璜顶医院骨科专家李桂石的心。
在当地完成各项检查、检验项目后,援藏医疗队迅速联系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影像资料传来,诊断结果清晰而紧迫:严重的先天畸形合并进展性骨关节炎。李桂石的声音严肃而沉重:“若不立刻手术干预,她将在花季就彻底失去行走能力,陷入终身瘫痪的厄运。”
“救她!”当信息飞抵烟台援藏工作组驻地时,这两个字成为跨越千里山海最迫切的回响。
烟台市慈善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联合“杰瑞扶危济困慈善基金”捐赠善款3万元,用于支付女孩手术治疗医保报销后的费用;医院膳食科郑重承诺:一日三餐,热饭热菜,绝不让父女俩为果腹担忧;援藏干部林泽润迅速上报情况,援藏工作组领队张鹏多方奔走接洽,龙口一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默默担负起跨越四千公里山海的机票及住宿费用;毓璜顶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也带着聂拉木县在烟挂职干部来到医院慰问……无言的行动为卓玛的寻医之路扫除了最后的荆棘。
8月的烟台,暑气蒸腾。当卓玛和父亲终于降落在蓬莱国际机场,扑面而来的温热海风裹挟着从未闻过的气息,让卓玛一度无措。
见到卓玛后,李桂石敏锐捕捉到她步伐中那份艰难的沉重。“叔叔好。”卓玛低低的声音,带着高原孩子特有的腼腆。
“卓玛,你的‘战斗’,烟台陪你打到底!”入院后,一场无声的战役已然打响。

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
烟台毓璜顶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成立了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西成为组长,业务副院长孙萍为副组长,医务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手足外科、运动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等科主任组成的治疗小组,经过反复论证,并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单位——天津医院的骨科专家团队进行沟通讨论,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康复计划,保障围手术期治疗的安全。
李桂石团队也将“四维评估体系”这一精密的诊断利器,运用到极致,结合她长达十六年的病程发展,精准定位了病痛的根源与恶化的进程。“她的情况很复杂,”李桂石面对会诊团队解释,“畸形本身已属重症,叠加严重的骨关节炎,如同陈旧楼房的双重垮塌。常规截骨难以奏效,必须改变关节承重面,同时精准矫正变形轴线!”团队为此进行了多次会诊,将风险预案打磨得细致入微。

术前讨论△
8月11日,卓玛的病房里热闹非常。今天是她的阳历生日。当毓璜顶医院的医护人员捧着蛋糕来到她的床边时,卓玛露出了腼腆而感动的笑容,“因为藏族的习惯,我从未过过生日。”但小姑娘还是许下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手术顺利。
8月27日上午8时,手术灯肃穆亮起。
手术在关节外科主任王光达教授的指导下,由李桂石具体操作。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毫米级的精度顺利完成“双侧股骨内髁闭合楔形截骨+钢板内固定术”,术中拍片显示矫形效果可,且术中出血仅50ml。

手术中△
手术室外,卓玛的父亲坐在走廊尽头的长椅上,身体前倾,双手合十,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道紧闭的厚重大门。
漫长的四个小时过去,厚重的手术门终于缓缓打开。“手术很成功!”李桂石的话音中带着高强度手术后的疲惫,却掩不住那份由衷的喜悦。卓玛的父亲瞬间松弛下来,布满沟壑的脸上,泪水再也无法压抑地奔涌而出,他用粗糙的手掌一遍一遍抹着泪水,嘴里喃喃重复着:“扎西德勒……”
术后,病房的窗外是明亮的阳光。卓玛慢慢睁开双眼,视线落在自己裹着厚实敷料和矫形支具的腿上,一种前所未有的“分量”感沉甸甸地压在垫高的床垫上。
辅助站立床、微波治疗仪……这些辅助康复仪器成了卓玛术后康复的“新朋友”,“孩子,别怕,试试看感觉怎么样。”当护士轻柔的话语在耳畔回荡,卓玛鼓起勇气一次次尝试,有疼痛,更有对未来的期待。
卓玛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双手死死抓住辅助器具,双腿轻微发颤,如同踩在陌生又飘浮的云彩上,但那份来自骨骼深处实实在在的支撑感是如此崭新而具体地传导上来。她用尽全身力气,在助行器的支撑下,咬着牙迈出了生命中新旅程的第一步!一步,两步!虽然步子细小僵硬如同蹒跚学步的婴孩,但那是真实的、属于她自己迈出的步伐!
“叔叔,”她忽然抬起头望向身旁守护的李桂石,眼神像初融的雪水般清亮而不可置信,“我以后真的可以跳舞了吗?”这是卓玛长期以来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李桂石望着她,眼里有属于医者的欣慰,重重点头:“卓玛,会的,它们睡太久了,现在该醒过来跳舞、奔跑了!”

爱心人士看望卓玛△
卓玛的故事,并非命运的偶然眷顾,而是烟台援藏医疗队多年来接力救治的生动缩影,是山海相隔却心手相连的深情见证。自2017年以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响应国家及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号召,对聂拉木县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对口帮扶。一批又一批援藏队员扎根高原、倾力支援,用一次次精准诊疗和一场场生死救援,逐步叩开了当地群众的心门,“看病就找烟台门巴”早已成了聂拉木人的共识。
雪山与海洋共同见证的这跨越千里的重生之约——雪山般坚韧的意志在烟台温暖的港湾被重塑,而烟台这座海滨之城,以勇于担当的情怀再次证明,一座城市的温度与高度,正在于它如何擎起另一个生命的重量,并将其托举至云开雾散的璀璨晴空。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