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同行·幸福之城|巨笔如椽记录幸福烟台

烟海e家 2025-09-14 09:08

当《烟台日报》的报页在时光中泛黄,80年墨香氤氲如一个无声的长镜头,记录着烟台这座海滨城市的脉搏跃动。从战火硝烟中的创刊呐喊到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从民生困顿的艰辛探索到今日“幸福之城”的从容自信,这份报纸的铅字轨迹,正是一代代烟台人与城市命运交织、共同成长的宏伟史诗。

80年时光流转,油墨馨香如初。《烟台日报》,这份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报纸,早已成为城市记忆的承载者,与烟台人民一道踏过泥泞、穿越风雨,共同编织着“幸福之城”的壮丽图景。它既是城市发展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民生福祉不断攀升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一部《烟台日报》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烟台人民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奋斗史。

墨香见证,从民生多艰到上下求索

翻开泛黄的《烟台日报》创刊号,当时战火未熄的烟台百废待兴。早期报纸的字里行间,浸透着民生维艰的沉重叹息。“哀民生之多艰”,《烟台日报》曾以“笔杆子”为武器,为民众疾苦鼓与呼,为争取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奔走呐喊,其字字句句都刻录着这座城市的民生图景和早期拓荒的艰辛印记。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烟台日报》的版面日益被一种温暖而坚实的“幸福叙事”所充盈。这种幸福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由一个个触手可及、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精心构筑而成。

从“马路蹲”到“家门口就业”,从“缺医少药”到“家门口的优质医疗”,从“文化荒漠”到“四季欢歌海岸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民生”二字勾勒出烟台温暖幸福的发展图景。

什么是幸福?是公益性零工市场里的热闹非凡;是奔波于各种招聘会的马不停蹄;是青年菁英假期研学实训营备受好评;是持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群众看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是“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是“奥运冠军之城”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幸福之城在蜕变,《烟台日报》在陪伴。

与城同行,是使命传承更是时代回响

八十载铅华洗练,《烟台日报》早已超越单纯的记录者角色,深深融入了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宏大叙事。

从艰苦创业到改革开放,再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征程,《烟台日报》始终以敏锐的笔触,捕捉烟台人奋斗的足迹与时代的脉搏。它的版面,是城市精神成长最鲜活的注脚。

从早期的“读者来信”专栏,到如今的全媒体矩阵互动平台,《烟台日报》始终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它倾听街谈巷议,传递百姓心声,将无数个体对幸福的期盼汇聚成城市发展清晰而温暖的坐标。

与城同行,记录幸福: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后的那声感谢;基层卫生室的“脱胎换骨”;里蹦岛日出的音乐律动;红酒海岸的微醺展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温情回应;赛场夺金的激情呐喊……

《烟台日报》的墨香里,不仅记录着城市面貌的沧桑巨变,更浸润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实践。无论是为民生难题奔走疾呼,还是为惠民政策鼓劲宣传,党报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城市幸福指数攀升的忠实见证者与积极推动者。

幸福烟台,是诗与远方更是永恒的奔赴

站在创刊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烟台由民生维艰走向幸福洋溢的壮阔历程,在党报的墨香中历历在目。这份幸福,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港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是无数奋斗者胼手胝足、与城同行的汗水结晶;也是《烟台日报》80年来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风雨同行的时代答卷。

山海无言,幸福有声。《烟台日报》的80年,是墨香与炊烟交融、铅字与脚步同频的80年。它用一行行文字、一个个版面,丈量着烟台奔向幸福的里程。

迈入新时代的烟台,正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商业圈与“烟火气”交融共生,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烟台正在织紧织密集教育、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高品质公共服务网,“网”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烟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城。

“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要不断统筹推进养老事业与康养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质医疗团队”;“要实现奥运金牌梦”;“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烟台文化再创辉煌”……

一句句表态,一声声呐喊,《烟台日报》在现场,倾听、记录。

当我们站在《烟台日报》八十载的时光渡口回望,这座城市的幸福故事之所以深刻动人,是因为党报与人民始终并肩而立、风雨同行。当新的征途开启,这份报纸将继续承载着城市的梦想与人民的期盼,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烟台幸福故事更加璀璨的篇章。

因为,这份报纸的每一次呼吸,都融入了烟台的心跳;它的每一个文字,都终将成为幸福烟台永恒生长的一部分,在历史的回廊里悠扬传颂,在未来的天际璀璨闪耀。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